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
心随铁骑军 千里返乡行

心随铁骑军 千里返乡行

作者: 萧宇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17:21 被阅读0次

    武夷山脉,蜿蜒于山水之间,以其地势高峻雄伟,层峦叠嶂,构成赣闽间的一道道天然屏障。

    曾经,我以游人的视角,登临武夷山,感受过其“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的俊美。

    然而,两年跟随千人铁骑大军,驰骋于武夷山水之间,跨越闽赣二省千里返乡,现在忆起,依然是五味杂陈。

    铁骑军这个名词,我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也未曾去查过,字典里的铁骑军是否已经赋予了现代新的含义。但我在百度百科里,见到了对“中国铁骑军”的定义,指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在每年春节前后,拖家带口骑着摩托车来回跋涉近千公里,风雨兼程,出门务工和返家过年的一个社会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从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城市往返广西、湖南、江西、贵州和云南等周边省市过年的铁骑军有近60万。

    (一)

    说风雨兼程一点都不未过。2012年、2013年,我从福建福州跟随千人铁骑军,见证他们返乡时,两年都遭遇了风雨冰雹恶劣天气。我曾在福建空军部队服役多年,深知闽北地区冬日天气的情况。

    2013年2月5日9时30分许,经过两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千人铁骑军从闽侯抵达南平。此时,漫天大雾迎面而来,能见度降到20米,我们相随的车辆时速放慢到了40公里,一直风驰电掣的铁骑军,也渐渐慢了下来。

    闽北的山路,九曲十八弯,浓重的雾包裹着层层叠叠的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似乎把人也裹了进去。透着车窗望去,铁骑军们的脸被风吹得几乎僵住。一路听到的欢声笑语,顿时也被淹进了浓雾。所有人,都在默默向前。

    山路弯弯,弯弯山路。我知道,如果没有引导,铁骑大军的行进速度会更慢。当即,我立即启动临行前就跟大伙商定的应急预案:超车,与车队拉开15米距离,打开双闪灯,为整个铁骑军指路。

    上午11时30分许,车行至福建顺昌,大雾渐渐散去,一缕阳光从山顶射下,漫天乌云骤然打开。出发4个小时,终于看到了蓝天!

    好景不长,当“铁骑军”进入邵武地界,眼看着天边飘来一丝乌云,越压越近,越压越低,豆大的雨滴突然砸了下来。坐在车里,雨点都被溅在脸上,打得人生疼。阵雨持续了15分钟左右,就过去了。路过临近的廖家湾加油站,工作人员告诉我,其实就在刚才不但下了大雨,还夹杂着冰雹。

    其实,恶劣天气倒不是我最替铁骑军担心的。漫漫返乡路,千里携手行。500多辆摩托车同时行进在国道上,你说能不为他们的安全问题揪心?

    2012年,我第一年跟随铁骑军行进时,就曾亲眼目睹一对夫妇同骑一辆摩托车,在山路上拐弯时,因为车速过快,连车带人掉进了路边的沟里。庆幸的是,人只是轻微的擦伤,摩托车也没有太大损坏,同行干摩托车维修的老乡帮着修理好后,又继续前行。

    但是,我们一路前行,见到停下休息的铁骑军时,都不忘嘱咐一声,一定要控制好速度,一定要确保安全。

    是呀,谁不想趁着天黑前赶回老家呢?谁不想也不骑着摩托车这样风里来雨里去呢?在外务工的他们,心切切,归切切!

    (二)

    照片上的这位小男孩,名叫吴佳锋,他的家乡在南城上塘。2012年,我跟随他们铁骑返乡时,他才2岁。

    孩子是最天真的,也是最无邪的。我想,在他的世界里,在他的意识里,他并不知道,自己创造了中国铁骑军最小年龄。他更不知道,自己跟随父母一路风雨,是意味着什么。但是,他知道,不仅父母穿裹得厚厚实实,把他里里外外也裹得严严实实。他坐在父母中间,有父母为他遮风挡雨,回家过年。

    弯弯山水间,茫茫归家路。连接赣闽两省的这一条条国道,刻下了铁骑军归乡的印痕,更刻进了小佳峰与父母的一路相伴。

    进入江西,到达资溪县城加油站时,我再次见到了小佳锋。或许是一路奔波有些许劳累,小佳峰躲在妈妈怀里,一声不吭。此刻,我想起大他一岁的儿子,不由也心疼起来。按说,在他这个年龄,本不应该一路风雨一路苦。

    小佳峰的母亲李丽华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冲我笑笑说,其实在路上小佳锋一直没闲着,“他问我们累不累,还一路唱‘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家是温馨的港湾。每一年的这个时刻,铁骑军们骑摩托车回家,不正是年头忙到年尾,回家陪陪老人,与他们说说话,陪他们过个快乐年吗?

    6年过去,小佳峰8岁了,应该已经上小学二年级。我不知道,他是在南城老家,还是跟随父母在福州上学,但心里还是祈愿,这位当年的最小铁骑军,不再需要跟随父母骑行摩托车回家。

    在见到小佳峰的时候,我也见到了家乡也在南城上塘的吴兆祥、何丽夫妇。那年,他俩都不到30岁。在他们的摩托车上,有一件特别的行李——婚纱照。“我们是2010年结的婚,当时没有拍婚纱照,这次回家前,我们专门补拍了。”我看见婚纱照上的吴兆祥夫妻俩,笑得格外甜。

    祝福你们,生活比蜜甜。

    (三)

    连续两年跟随铁骑军回家,都遇到了一位永修小伙,他叫吴相驰。

    因为每次见到他,他的摩托车上都插着一面国旗,我便给他取了个绰号——国旗哥。

    吴相驰的老家在云居山脚下,算是老铁骑军了,从他的行头,一看便知。摩托车两个观后镜旁都挂着平安符,车后插着一面国旗,油箱上面还有一个铁架子,架子上有2个孔。“一旦下雨,我就可以把大雨伞插到上面。”他的经验不仅于此,车上还装了音响,一边开车一边放音乐,凤凰传奇、汪峰,都是他的最爱。除此之外,他的摩托车上还带好了维修工具及小配件,“如果灯坏了,用手电筒绑在车头,也一样可以完成行程。”

    在福州,吴相驰干的是辛苦活。最早,他在福州城区开“摩的”,后来他干上了快递员,收入自然也高了许多。

    我仔细打量过插在他的摩托车上的国旗,右上角用记号笔描了一条回家线路图,从福州到九江,所途径的每一个县城都没落下。线路图下方,写着几个端正的字:“树大好乘凉,国强好安家”“爱我中华”。吴相驰腼腆中有些羞涩,与我说:“我这人嘴笨,感谢的话,都写在旗上了。”

    2013年,我见到他的最后一次时,他曾透露过心底的愿望:老家盖房欠下的债,我还得差不多了。等来年手头宽裕了,他打算跟老婆辞职一段时间,开着那辆摩托车,环游全国。“农民工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咱也要享受生活不是?”他的一番话,引来一旁的老乡们的一阵哈哈大笑。笑声很灿烂,更充满着幸福和向往。

    如果说吴相驰的装备够“拉风”,那么赖群秀的装备就是实用至上。在她的腿上,绑了十几条黑色垃圾袋。在她看来,这些垃圾袋不仅防风,更重要的是防水。她显然得意自己的创意:“这条裤子是今年新买的。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我早上起来就绑上了。”

    我见到,在她和爱人陈式群的行李里,有八个油漆桶。这也几乎是每年返乡铁骑的标配。油漆桶比蛇皮袋“有型”,捆在车上不会歪来晃去,回家还能用作水桶打水。自然,也就是节俭成习惯的“铁骑军”的最爱了。

    (四)

    连续两年与铁骑军随行,我见证了他们的返乡时刻。

    天未亮,他们就得从家里出发赶往集结点。早上晨曦渐露,千人铁骑军陆续集结,待简短动员后,沿着316国道向江西方向进发。

    蜿蜒山路,车来车往,非常难行。我深知铁骑军的苦,所以当时工作的报社,联合福建海峡都市报,携手中石油,一路为他们建立“返乡驿站”,为他们免费加油,提供热热的茶水和饭菜。

    在我的采访本里,还清晰地记录着他们中午在福建南平江祈加油站时的“五菜一汤”——粉蒸肉、炒鸡蛋、金针菇、炒青菜、炒胡萝卜以及紫菜蛋汤,外加一个茶叶蛋。

    一路前行,爱心相随。不仅仅中石油江西销售公司和福建销售公司,江西省交警总队等部门也大力支持,合力为铁骑军护驾。每到一个“返乡驿站”,都能见到“祝愿乡亲们平安返乡”等温馨标语。摩托车一进站,便有工作人员为铁骑军加油,并引导他们在旁边休息。喝姜汤,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我计算过,从福州闽侯出发,进入资溪第一个“爱心驿站”,需要9个多小时,其中的艰辛,其中的心情,只有铁骑军自己知道。

    在资溪县城铁骑军集结时,我曾见到4名特殊的铁骑军,他们也是从福建出发回老家的。据其中的李贵介绍,他们的老家在重庆彭水。按照他的计算,他们需要三天三夜才能回到家。

    或许,今年的这个时间,李贵们又骑着摩托车,穿越闽赣湘贵之间。漫漫归家路,祝你们一路平安!

    (五)

    春节将至,每个游子都有一颗归家的心。

    此刻,铁骑军们又开始了他们的长途跋涉。令我欣喜的是,从2012年,我参与推动至今,中国石油已经连续七年开展了“温暖回家路•铁骑返乡”公益行动。春节期间,从2月6日-3月16日的40天里,中国石油将开放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五省的近100座加油站,将为返乡铁骑提供帮助。免费加油、免费交通反光背心、免费姜汤热茶、免费围巾、免费地图、免费交通意外险(保额30万元)、免费快餐、帮助联系摩托车修理、帮助提供手机充电、帮助提供铁骑休息点等。

    此刻,我多想天公作美,不再是风雨交加,让艳阳天与你们相伴。我多想,再对你们重复那句话:“一定要放慢速度,保证安全!”

    (图片由许南平拍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随铁骑军 千里返乡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og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