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别找替罪羊》——我在盒子里,你呢

《别找替罪羊》——我在盒子里,你呢

作者: 云影飞燕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09:43 被阅读184次

    这几天看了一本书《别找替罪羊》,一本不到两百页薄薄的书让我爱不释手。

    它是一本故事简单却意喻深远的书,故事讲的是一个经理人汤姆,也就是“我”新入职一家公司,和公司领导会面,通过分析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挖掘出“自我背叛”、“自我欺骗”的心理概念。尽管此书被定位为职场书籍,书中的理念却可以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看完之后我仔细的回想着自己身上的问题,几天前的一件小事浮现眼前。

    前几天,我和室友闹了些矛盾,原因就是宿舍卫生。我们是合租房,几个人公用客厅、厨房和厕所。为了和室友搞好关系,我每周末义务打扫客厅、厨房和厕所,我并没有要求她们也这样做。但上次其中一个室友竟然抱怨说厕所里有掉落的头发。我当时火气就上来了,回怼了一句:“反正不是我掉的,谁掉的谁知道。”当时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看,然后矛盾就产生了。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我就在盒子里,是在盒子里来看待别人,看待事情的。这个盒子指的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欺骗,把别人当做物体而不是人,认为别人没有自己重要。

    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这样的:我每周打扫卫生已经是很好了,都没见过你们打扫卫生,你们还唧唧歪歪什么,你们应该对我表示感谢。处在盒子里的我自以为比别人“高人一等”,表面上看来我在为着和睦相处做努力,实际上我带着自己没有觉察的怨气和别人相处,别人都不傻,怎么会看不出来呢?所以无论我的行为表现的多么友善,只要心态不对,任何行为都是无用功。

    现实生活中,处在盒子里而不自知的人何其多。比如,抱怨爱人对你不体贴、不关心,却从没想过自己是怎样的;抱怨孩子不听话,太淘气,惹人烦,却没想过你要孩子听话的背后的原因;知道某个信息恰好能帮助自己的同事,却闭口不提,眼睁睁地看别人出丑等。

    这些都是处于盒子中的我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并不断地为自己找借口。可怕的是,当我们抱怨生活的不公平,苛责他人的缺点,将一切矛头对准外界的时候,痛苦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来愈多。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未必就在外面,可能恰恰就是自己。就像书中讲述的维也纳塞梅尔维斯医生的故事,他一直想找到孕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一直向外界查找原因,却万万没想到罪魁祸首是医生自己携带的病菌所致。

    书中讲述了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进盒子的,让我们陷入自我欺骗的困境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唯有我们跳出盒子方能解决困境。那如何跳出盒子呢?非常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概括了,书中写到:“当我把别人看作和我一样有真切而合理的需要、希望和担忧的人时,我就已经走出了盒子。”走出去还不算结束,要让自己留在盒子外面才是关键,那只要让自己试着去完成自己想帮助别人做的事情就可以了。这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每次都要随时随地、尽善尽美地去帮助别人,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责任和需求,只要做到自己想做的、自己能做的,这就非常棒了。

    回到前面我提到的和室友闹矛盾的问题,我既想跟大家和睦相处,又不想我一个人承担打扫卫生的义务,那我该怎么办呢?我思考之后是这么处理的,首先我在室友群里跟大家道了个歉;其次挑明了我每周末都在义务打扫卫生的情况,并表示我不是在邀功,只是为了这个家的干净整洁做出的些许努力而已,毕竟我也在享受着家的洁净;最后表示大家互相都理解体谅一下,互相勤快一点,打扫卫生都是些小事情,看到了能收拾就收拾,不能收拾就先放着,至于厕所的头发,谁每次洗完澡之后都及时清理,不过举手之劳而已。至此,问题圆满解决了。

    这本书言简意赅,却值得一读再读,仔细回味。当我们遇到问题时,看看自己是否在盒子里,走出盒子也容易也难,端看自己怎么抉择了。然而,只有当我们走出盒子之时,才是真正理解别人、理解这个世界之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找替罪羊》——我在盒子里,你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qi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