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工作上的朋友,今年十二月底打算去玩,把之前舍不得休息的年假统统留到这个月一次性休完。年假加公休一起组成了七天小长假。第二天早早的就坐飞机赶往新加坡,去到一个城市,都会从饮食上去了解一个城市的人文风俗,那晚去吃饭,点了一只四百块钱的斯里兰卡螃蟹说超心痛。很理解这种心情,在自己小城市的时候,有时候去买一斤果都要跟老板砍价的,去到外边就由不得你砍价了。
没动力赚钱的时候,你应该多出去旅游旅游有人说出去玩就是去烧钱的嘛,没什么心痛的。确实是,当你生活在自己的小城市小县城里边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一切都很美好呀,拿着两三千暂时能解决温饱的工资,不敢乱花钱,更不敢有什么出国旅游放开眼界的想法。
没动力赚钱的时候,我劝你多出去旅游旅游,犹如井底之蛙一样,深井下的天空一眼望去当然很小,不及一片叶子,那是因为它只局限在这口深井仰望天空。等跳出这口深井之后,就没有理由再说天空很小这句话了。不是吗?当你没心情没动力的时候就应该多出去旅游旅游,在放大自己眼界的时候还能获取更大的认知和想不到的收获。当你知道手头这点钱不经花的时候,回头你就有动力赚钱了,人的梦想很大,抱负很远,梦想能抵达的地方,一般都很烧钱。
1、有物质的生活,会过的更漂亮
物质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物质,没有物质的生活里,你会过的比别人艰难,不是吗?就比如别人有车子上下班接送小孩,不用风吹日晒;别人有房子,不用担忧下个月等下个月十五号发了工资才有钱交房租,这就是区别。在这种情况下,迫使你的那股劲和羡慕就油然而生,你也会往那个方向追。所以人人都离不开物质生活,离不开的我们就试图接受它,化作自己的目标,比如说,今年的目标是存款十万,明天的梦想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车。
记得今年我考驾驶证的时候,前面的一到三都是一把过,在科四的时候由于系统升级过,考试出的题跟在手机驾校一点通看的题有一些都不一样,套路陷阱重重,所以第一次的时候考砸了,等我出来门口签名的时候,那位签名处的工作人员就问我,要不要去连续考题,等到下午在考第二次,我当时想了想,回家路程也是挺远的,开车也要17公里才能到这,而且又要请假耗费一整天的时间,毕竟这次来都来了,也是想一次拿证回去的,头脑里思索了一下,果断交了两百五十元练题。
很开心,第二次考试通过了,在等打印驾驶证的时候,我把我可以拿证的消息告诉了我的教练,也把我交学费两百五十元的这件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我教练,我教练臭着头的数落了我一顿,大致意思是(你是钱多没地方花吗,干嘛要交这两百多练题费?钱多可以给我啊)我当时还是很开心的,迎接这段胜利时不该有的点评。
没动力赚钱的时候,你应该多出去旅游旅游有时候钱就应该花在该花的地方,那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用钱能买时间,这似乎只有当老板的时候才能体验得到的那种感觉,但那时我尝试了一把,确实很爽。
不是因为很有钱才舍得花钱,而是钱本身就应该花在正当时候该花的地方。
2、从去玩、旅行中弥补提升自己
不知道你们去玩,出国旅游的时候,有没有带着空杯的心态去玩,去的时候是空的,回来的时候是满的,这就说明你的这张来回机票买的值了。去日本的时候,你可以了解到那里的人通常都是喜欢吃寿司刺身配清酒,而且这些刺身都来自北海道的,滋味脆爽新鲜,而且你还知道她们还有储酿樱花酒的习惯。
这就是你带着空杯心态去旅游回来得到填满的一种愉悦心理,而且还不容易忘掉这些美妙的时刻,或许你已经把它们打印成照片书,还是存到自己的网盘里永远保存。
路途中不仅可以放开自己的身心触碰大自然,点亮自己的灵感,还能在不同时段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和成长,这样的旅行是有意义的。
等你体会到钱不经花的时候,说明你意识到要赚钱了
就不拿 北上广深这几个一线大城市的消费水平来相提并论了,就拿新加披来说吧,那里的消费水平跟中国的是一比五的比例,吃一碗叻沙都要几十块人名币。
没动力赚钱的时候,你应该多出去旅游旅游钱是个狠角色,去到哪里,做什么都是看钱办事,可以说一切事物都围绕着钱转,这是一个真定律。
别看了一部电影《西虹市首富》就幻想自己也有王多鱼那样的二爷,给你十个亿让你花,我真的想叫醒你,别再做梦了,快醒醒。
会花钱才会赚钱,这句话听起来也有几分道理,钱是个狠角色,什么都围着它转,所以你要动起来,才追得上它。物质生活也是一种美好向往的生活,有一天,有人跟你说,他不想要物质生活,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他没有任何抱负和追求。第二种;他是骗你的。
子卫子
2018·12·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