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富兰克林自传》两封信和第二部
这部分是两封写给富兰克林的信,分别都是向他表达一定要写个人传记的恳切期望。第二部,主要表达作者本人在个人美德上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心得。
【旧知】
看传记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书中不仅讲述人物生平,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字之间体现作者的风格,为人处事之间体现品质,字里行间体现作者的睿智。就像与一位智者对话,有时哀其不幸,有时乐其幽默,有时叹其个人魅力。最重要的是,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因为每一个大人物都是从小人物开始,每一个成就都由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当下努力而来。越是如此,越能发现自己也可以,即使成不了伟人,至少好于原来的自己。
有句古话“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
【新知】
十三条美德『富兰克林“打卡式”目标管理』富兰克林为了让自己习得针对自己写的十三条美德:“我订了一个小本子,一项美德占一页。每一页用红笔画上竖线,形成七行。一行代表一周中的一天,每天用一个字表示。再用红笔画出十三条横线,与七条竖栏交叉,每一条横线的开头写上一项美德的头一个字,每天在自查中发现哪项美德方面一有过错,就在相应的竖栏中的横线上画一个小黑点。”然后开始严密执行,养成习惯后就顺其自然了。同时他还抄了几行诗,几句话,祷文等等,当自己翻开进行自查时,时时刻刻作为激励和提醒。我想起中学图书馆上印的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读多了,力量的来源也比一般人要多。
富兰克林的“品格表”,如果哪一条没有做到,就会在上面点一个黑点。除此之外,我觉得富兰克林能够实现目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我的意图是把这些美德养成习惯,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同时全面开花,分散了注意力,而应当一次专注于一项,等把这一项掌握透了,然后再试下一项,这样循序渐进,直到我把十三项统统做到。”同时他还有智慧的把习惯之间的关联性建立起来,便于先养成几项可以方便另外几项的养成。就像养成早起以后,自然而然就容易养成阅读习惯。
为了严格执行秩序的美德,所列的24小时活动表。你看,300多年前,富兰克林就开始用“手帐”来管理人生了,我觉得能实现目标的原因是一切的衍生物都是为了目标更好的实现。但是我在很多时候会因为工具的太多而迷失了出发点,可见目标感直接决定了执行力和结果。
【行动清单】
阅读《富兰克林自传》第三部
用富兰克林一次专注一项的思维来进行每月的主题阅读和微习惯的养成
抄写十三条美德,反复诵读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