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699678/da5c058e7fe8fc44.jpg)
小的时候,姐姐们在家里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美人蕉,指甲花,菊花,兰花。。。但妈妈老说最喜欢栀子花了,自从第一次闻过栀子花后,我也彻底爱上了她,素白清香。
于是某一天,二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两棵小小的栀子花枝,我在一旁兴奋的看着她来到院子旁侧的中间,挖了个小坑,就把花枝给种在了中间,我则自告奋勇的给小栀子花树浇了第一次的水。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到了春末夏初,栀子花开的季节。村子里有一位老师家的栀子花树可大了,结的还是双栀子花。每天天蒙蒙亮,就已经有一群孩子们,不顾"路途遥远"地跑到老师家的栀子花树那里,等待摘花时可以一人分一兜子的花带回家。夏初的早晨,花朵上还占满了露珠的时候,最香了。
而我印象中没有一次赶上,没有闹钟的年代,家人们也不知道我们小孩子的活动,就没人来叫瞌睡虫总是很多的我起大早了。
只记得拨开蚊帐坐在床边揉眼睛的时候,才根据天色判断小伙伴们早就去把花分完了。
二
我和妹妹对院子里的栀子花树最上心了,时不时给它浇浇水拔拔草。有时难得妈妈煲一次鸡汤,我们肯定会留一碗汤,小心翼翼地给栀子花树根的周围淋上一圈,然后满怀希望的盼着它快快长大。
大概两年以后,栀子花树开始有了模样,开起了花。第一朵花特别小,我兴奋的想去摘了拿到学校去昭告好朋友们一番。被哥哥发现了!
"别摘下来,栀子花就应该留在树上,让它继续长!"
"。。。。。。"
真的吗?我眼巴巴的看着它躲在茂密的绿叶后面,不甘心。可是,哥哥这个家伙,是我小时候最怕的人了,我不能跟他对着干。
直到几天后,眼看着它慢慢变黄,又慢慢成了一朵缩水了似的干枯的黑色花。
我憋着嘴把哥哥拉过来指给他看,他的表情只微微动,啥话也没说就一脸淡然的走了。
"以后我可不会再听他的了!"我暗地里想。
三
记忆很快就来到了上初中那会儿。我们的栀子花树已经茂盛繁密的要压到地上啦。
夏天的傍晚,看着满树的若隐若现的白色栀子花,我开心极了。但更让人开心的是每天很早起来,天还没大亮,露水还没散去的时候,前一晚还是花骨朵的栀子花,这会儿已经骄傲的绽放出来了!昨晚上已经被我和妈妈摘得差不多干净了,今天早上怎么又跑出来这么多新开的花了呀?!满院子的栀子花香,伴着还没打烊的星空点点的夜色,满心的喜悦!
栀子花这么多,得送人才行。放学回家,拿出妈妈的针线盒,我就开始做栀子花环了。大大的一串,放在蚊帐里,可以保持好几天的香味。自己留一串,好朋友叶子送一串。
四
后来呢,姐姐哥哥们都结婚了,我们也搬了家,留下老房子和院子里的花儿们。
每次回想起那个家,总会在心里惦念院子里的那棵喝过鸡汤的栀子花树。它现在怎么样了?还每年夏天开好多的花吗?是不是也有像我们小时候一样调皮的小孩子,每天一大早"偷偷"去摘花呢?哎,我应该说服爸妈把它一起带到新家的。
我们也在新家旁边种了栀子花,但它一直长不出我们院子里那棵栀子花树的气氛,还老是招虫吃叶子。记得院子里那棵,很少会这样啊!
好不容易隔了好几年之后终于回老房子去看它了。墙壁已经破损不堪,屋顶的瓦片也残缺不齐,曾经在我想象里很大的老房子,如今看来变小了,还被满地的有人高的杂草给占领了。我找了半天的路,终于来到当初院子里的栀子花树面前,所有方位都好像发生了变化,而它,居然变小了。。正值栀子花开的季节,居然也看不到一朵花了,它的叶子,也都长满了虫洞。它的周围,随处耷拉着丢弃的砖瓦和杂草。。
大概,它以为自己被放弃了,所以,自暴自弃了吧!
五
成年后的我,总是养不活花。
直到近两年,经常独自去绿道溜达,才慢慢发展了和动物植物都能对话的"本事"。
也经常听人说,要经常去大自然里走动走动,身心好像才能恢复一点平衡。
Nature这个单词,意为"自然",而继续追究它的词意,会发现它还有个含义,那就是"本性"。我们去寻找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和大自然里的一切交流、互动,能量链接,实际上只是让我们从钢筋水泥的房子和办公大楼里出来、和我们的"本性"待在一起。自然,可以得到来自Nature的疗愈。
为什么儿时那棵院子里的栀子花树最后"放弃"了自己?因为,无人再关注它,无人再给它喂鸡汤的时候跟它聊天,无人再夸赞它的伟大的花儿的奇迹,无人,再和它做伴,做"家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9678/45ec508db7bc3bec.jpg)
万物本是一体呀,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自己,都需要有"被关注"和"被看见"的爱的力量,才能获得更好的向上生长的希望,才有勇气生存。
记得那个猴子的实验吗?
一只出生没多久的猴子,被关在笼子里。笼子的一端,是用铁丝制作成的猴子妈妈的模样,胸前挂在随时补给进去的牛奶;另一端,是用绒布制作成的猴子妈妈的模样,胸前没有挂任何东西。
你们猜小猴子做了什么选择?
即使"铁丝猴子妈妈"有奶可以喂给它,小猴子却选择了一直待在"绒布猴子妈妈"身边。因为,绒布猴子妈妈的些许"温度",给了小猴子有妈妈可以拥抱的希望,和生命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