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问: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总是发脾气,但对外人却很礼貌,这是为什么?

风的回答: 如果我说这是孩子深层次对父母的爱,会不会被人拍砖?即使拍砖也没关系,因为在咨询中遇见这样的问题也不是第一次。无数的案例让我坚定了我的这个观点。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电话咨询,是朋友转介过来的。咨询的是一位妈妈,她的困惑和提问者是一样的。
当时儿子已经二十六岁,在父母帮助下经营了一家超市,生意还不错。妈妈说儿子在村民眼里是一个很有礼貌很懂事的孩子,就是对父母尤其是对妈妈总是百般刁难。
妈妈当时跟我诉说道:“有时被儿子气得真像杀了他,然后自杀。”她说:“我都几乎是把自己的命给了他,他还是不满意。”我听了这句话,心里就有了答案。如果单听妈妈的叙述,那个儿子真的是个不知好歹的混小子。但是,妈妈从来没想过的是你用命换来的幸福,孩子承受得起吗?
她和丈夫帮孩子盖了房子买了车,同时还开了个超市,每天妈妈从市场做买卖回来,还会去超市帮忙,结果儿子竟然说妈妈偷他的钱。让妈妈做西红柿炒蛋,不是嫌蛋少了就是嫌西红柿少了,动不动就摔盘子。
听妈妈说得差不多了,我问她:“孩子从小就这样吗?”她说:“不是,小时候很乖。三岁的时候分家,公公婆婆偏心,分给我们家的东西很少,他爸爸没能耐也不争。我气得在家里哭,儿子还搂着我的脖子对我说:妈妈你不要哭,等我长大了挣钱全都给你花。可没想到现在却把我往死里逼。”
听到这里,我对她说:“你知道你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吗?他是在拯救你。”她说:“我不明白。”
我笑了,我说:“我不用见你,就可以想象出,你一定比你的实际年龄老得多,发型没发型,衣服也很破,只是天天瞎忙活。”她听了自己都憋不住笑,问:“你怎么知道?”我告诉她,儿子之所以这样对她,是爱之深,痛之切,因为如果不用极端的方式妈妈是不可能改变的,孩子那股压抑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而对外人他却没有这种拯救的情结。
我告诉她:“从今天开始,去把头发好好整整,买几件漂亮衣服,不想去市场就在家歇两天。”她突然有所触动,他说:“之前我儿子也这样跟我说,过春节时带我去商店要给我买五六百元的羊毛衫,让我好穿着去他奶奶家拜年。可我舍不得,说等他结婚了再说,气得儿子当场就发了脾气摔门离开了,售货员都说我不知好歹。”这就是一个孩子想去拯救母亲的无力感,愤怒是他释放无力感的一种方式。
她说:“儿子还没结婚,我哪有心思顾恋自己。”我听了是又好笑又好气地对她说:“等儿子结婚了,你还会有孙子孙女,什么时候你会对自己好一点儿?”他说儿子有女朋友,但是就不结婚,催他他就说:“你催我结婚,可以,今天结了我明天就离。”
都是因为爱,妈妈爱儿子,儿子也爱妈妈,但却把关系搞成了这个样子。她自己也觉得很委屈,为家庭付出了那么多,结果老公和儿子却说:“这个家你死了就好了。”
后来,她终于明白,她才是一切的根源。开始对自己好起来的时候,孩子的愤怒也越来越少,对她的态度也越来越好。
看到楼主的提问,突然想起了好多类似的案例。
还记得我辅导过的一个离异家庭的中学生曾在作文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妈妈不幸福,孩子是不敢幸福的”。
这就是最真实最正确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