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要记点什么的想法在脑子里已经翻腾很久了,每每决意提笔时,又因为繁繁复复的“困难”而搁置:有时太忙,有时太累,有时太懒,有时太困,推脱之词总是千千万万种,如此,人生遗憾颇多,成绩却太少太少。
回想起来,其实这么多年也有些阶段性坚持的壮举,曾连续两年坚持写日记,连续两个月坚持学英语,连续两周坚持读书……奋斗的过程更像是不断退步的过程,本应该蓬勃向上的生活在这些事情上竟表现的一天不如一天了。所以,纠结斗争了很久之后,还是决定做些什么,以告慰在某个在夜深人静的时间偶然闪光的理想。
是的,理想。
这有什么不好呢?
但,仍然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也许是现实),让我无法用安静的、长远的思维去勾勒落笔的线条:它必然不是一部小说,因为我对讲故事并不在行;它必然不像一本诗集,因为这个年纪多了思考少了抒情。它应该是一本日记,会记下生活的点滴感悟;又不一定只是日记,因为它鲜有叙事的流水多是思绪的延伸。而我并没有刻意要求它呈现的形状,也并不在意内容的深刻或荒唐,它最好就是它自己,因为,我,也只是我自己。
何必给“表达”增加这么多条条框框,不如让它像水一样自由流淌,没有老师打分,没有读者点评,它不过是最自然的碎碎念罢,它没有主旨。
它或许只有三五十行,也或许有三五千言,长短是无需多虑的。有时一个字就能诠释一个时代,有时一句话就能贯穿整个人生,而有时长篇累牍缺也说不尽纷繁世事。谁知道呢?只要它喜欢,短,那便是言简意赅,长,那定是文思泉涌,无论如何,我都以为那正是最合适的。
它或许是一个人的独白,也或许是一群人的对话,观点的出处是无需介意的。这个时候,我应该是一个记者,一个听众,把最精彩的语言转化成文字,把最精华的思想呈现给读者。独白,那就好好聆听最深邃的内心世界,对话,那就尽情享受最精彩的思想碰撞,何乐而不为呢?
它或许是我正遭遇的一件事,也或许是我刚邂逅的一个人,描写的对象是无需定义的。但我笃定的是,经历任何事情,都会是最宝贵的体验,遇见任何人,也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人生最值得铭记的部分,不正是从这些林林总总的琐事和形形色色的人之中脱颖而出的么。
它或许是对现实的品评,也或许是对理想的寄望,内容的支撑点是无需考究的。愤世嫉俗并不是我的追求,歌功颂德也并非我的喜好,在这个时代,是非黑白总显得模糊不清因此各有所论,好坏对错并没有明显的区分所以各执己见。正因如此,若有诋毁,那是就事论事,若有偏颇,那是一叶蔽目,若有荒谬,那是见识短浅,请接受我的诚意,也原谅我的不足。
它或许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倾述,也或许只有很少很少可以坦言,其实人生姑且没有定式,又何必计较几行文字。想,就去做,如果有人问:你发什么神经呢?那我就说:理想!
是的,理想。
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实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