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14686/f8ffbd5937670513.jpg)
临近新年,网络上有一个事件再次发酵起来,就是关于朱令中铊毒的前生今世。
其实,我也是这一次才关注。2006和2013年那两波网上浪潮,我似乎没太有印象。这次,我把网上能搜到的信息都看了个遍,尤其是听完对贝志城的采访后,对这个事件前前后后也基本了解得差不多了。
事件发生的那年,我才高二,她也才大三,21岁的年纪,一个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的女孩子。确实,这个事件让人很愤怒。这几天,看着那些信息,心里都很堵。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看着她已经年老体弱的父母,安静地把女儿送走,那种安静,是历经巨大的心疼愤怒悲伤之后对命运的无奈。两个那么优秀的女儿,竟然都如此遭遇,尤其小女儿,被人蓄意毒害,差点连这点真相都被淹没,这让两个高级知识分子的老人如何承受?我还挺佩服这两个老人,他们用尽全力照顾到闺女离开。我也非常敬佩贝志城和张捷,如果不是贝志城,朱令可能早就以疾病的名义失去性命,连点怀疑都不会留下。如果不是张捷,朱令这些年的医药费也将是她的父母难以承受的。
在这个悲剧事件里,有恶毒,有冷酷,有情义,有善良,各色人等都呈现出来自己的面目。我以为只有小说里才会有的剧情,其实,若是你去深入了解各个面向,这些剧情在现实里一直都在上演着。案件涉及到的那几个主要的人,无论是她的三个室友,还是室友的家人,这些年,估计可能都是一种惶惶的状态。
今天,以此为主题,也是我看了那些信息之后,实在闷得不行,想要说说它。作为一个路人甲,虽然我看着她的父母,很是同情,也只是同情,做不了别的,相信自有人会去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虽然我很痛恨下毒手的人,也只是痛恨,也做不了什么。那我写这个主题的意义是什么呢?
说完感受情绪,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一个如此曲折离奇事件的发生,总会能给我们留下一些反思的地方吧。朱令的悲剧之所以悲,一是在于凶手的恶毒,二是在于治疗过程的延误。
对于第一点,凶手下毒的动机毫无疑问,是嫉妒。嫉妒是来源于同一领域的竞争。在社会生活里,有超过两个人的地方,就会有社会比较,有比较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可能产生嫉妒心理和行为。所以,嫉妒心理是根植于人性里的,人都可能会有。对于我们个体来说,最关键的是有了嫉妒心之后,怎么处理自己与这种嫉妒心的关系,比如,怎么看待自己的这种心理,要选择怎样的方式去反应。你可以选择毁灭对方,也可以选择升华自己,选择的主动权在于自己。
对于第二点,在朱令治疗过程中,协和医院维持权威的高傲,学校害怕曝出自己问题而选择统一口径的推脱,延误了对朱令的确诊。这其实反应出来的是看似强大的权威的虚弱,也反应出来集体潜意识里对权威的恐惧。这真的是需要我们反思的。权威,只有敢于直面真实,经过现实检验,才能建立真正的权威。
新年的假期,网上波浪翻涌,济南的天空是雾霾霾的,心情也如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