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我的职业来说,我可以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用过多解释,但应该要去在意别人的感受,同理心是我不能丢弃的东西。”
01
—
我曾经发现自己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就是在做一些重大决定和重要事情的时候,总是纠结于该如何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还想让相关人都满意。
就比如,上半年我在公司推广“ChatGPT prompt用法”的过程中,就碰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
有些人思路比较开放,愿意接受新东西;有些人稍微拘谨一些,但经过沟通,也能接受我的想法。
但有些人就会直接拒绝我,甚至还会对我冷言冷语。
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我不能说服他们,是因为我的套路和工具还不够落地,需要我耐着性子去给他们解释。
但后来我才发现,这些人其实是感觉到了自己的“利益”正在受到“威胁”,我永远都不可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我的解释都是瞎解释,搞得不好,我越忙活、越起劲,这帮人还会越“讨厌”我。
02
—
其实,在工作生活中,我还会碰到很多类似的情况。
我普遍的做法是,拼命地向别人解释: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想,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干...
恨不得要把心窝子“掏出来”给别人看。
当时我想,有这个必要吗?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有一天我被误抓进精神病院,我该如何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
可能,只有不向任何人解释自己是个正常人,该干啥就干啥,才像一个真正的正常人。
说得再直白点:有时候,确实没必要多做解释。改变那些自己能改变的,接纳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
03
—
但这段时间,我产生了这样一个思考:
对于从我所从事的职业来说,我可以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用过多解释,但我应该要去在意别人的感受。
同理心是我不能丢弃的东西。
就比如,我平时有个口头禅:“我性子直,有什么就会说什么,你别介意。”然后,我会毫无顾忌地当着别人的面指手画脚起来...
但现在想来,我的性子直与不懂得分寸完全是两码事,不懂得分寸的人可能更容易让别人感到难堪。
而且,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无所谓,但内心早就把我骂了一万遍。
所以,我得尽量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性子直也要气和,得理也要饶人,就事论事,恰如其分地提出建议,该收还得收。
同样,如果我我根本不知道用户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我只知道我要“卖弄”什么,“推销”什么!
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问题,那自己的东西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能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能与对方共鸣共情,依据对方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争取对方的支持,这才是我这个职业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04
—
所以,现在我已经真正意识到了,如果我具备一定的“同理心”,沟通交往就会顺利很多。
比如,由于我的存在、我所说的话,或者我所做的事,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
但我如果具备同理心,能获取到对方的痛点与麻烦,能带着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想法进行沟通,
并且能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双方的矛盾和对抗很有可能就会缓解。
而且,一旦我体会到了对方的情绪、理解了对方的感受,意识到了对方的立场,
我就更容易找到自己和对方的连接点,说服也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万一,对方真是在性格或立场上有所偏见,难以交流,
我也能在第一时间就有所察觉,然后依据当时的形势做出自己的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