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分享两种方法。
1、复盘-鼓励-反击
例如,一个孩子,总在幼儿园感受到自己被嘲笑被孤立了,他就会想,我不想被讨厌,那我就巴结一下别人吧,他们开心了,就会喜欢我。
时间久了,这种状态就固化了,而孩子只要一到外面,就会时刻紧张,因为要时刻去看如何“讨好”,这样人格就“扭曲”了。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复盘,也就是再次接触这样的场景,鼓励孩子拒绝、反击,而不是用讨好去应对。
说出孩子所看到的,“你推了我,你抢了我的玩具...”;
说出孩子的感受,“你这样做,我很不喜欢...”;
说出孩子的需求,“我要求你立刻道歉,我要求你把玩具还给我...”。
如果以上三步没有解决问题,可以先走开保证自己安全,与此同时寻求成人的帮助。
图片
这其实很像我们处理孩子的大部分问题,也是大家学习育儿方法最多的部分。
面对当下发生的某件事,这个方法挺好的。
但对于从根上打造“健全人格”,我更加倾向于“调整认知”。它是比较颠覆性的,会从另外一个纬度告诉我们,你所以为的伤害并不存在。
2、颠覆-根本没有什么能真的伤害你
比如,孩子被嘲笑了,被取外号了,我们当然可以引导孩子去反击。
但要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孩子调整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
特点而不是缺点 -- 额头大没啥大不了的,额头大说明聪明,我爸爸妈妈就喜欢我,大额头也漂亮。
他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 这样说别人真不好,非常没礼貌,这是他们的错。
这种视角转换需要父母做孩子的靠山,而且需要不断不断地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