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猫影评剧评音乐评论
千利休和长次郎:用茶道转动历史的日本人

千利休和长次郎:用茶道转动历史的日本人

作者: 不断长牙齿的大猫 | 来源:发表于2022-06-26 14:49 被阅读0次

    千利休,你喝的每一囗抹茶背后都有他。

    千利休(公元1522年——1591年)幼名与四郎,法号宗易,斋号抛筌,大阪附近堺市人。后因天皇敕赐“利休居士”号,故称之为千利休。出生于商人家庭,热衷于茶道,18岁时拜日本茶道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茶师武野绍鸥为师,先后成为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茶头,继承并创造了闻名于世的“草庵茶道”。

    茶道最初称作“茶の汤”,安土桃山时代“茶の汤”才逐渐演变为茶道,千利休则是茶道形式的完成者。

    千利休,无疑是日本茶道史上最响亮的名字,而他的“御用”制陶师长次郎却一直隐于大师的光环之后,迷雾重重却又令人无法忽视。在千利休留下的文字资料中,难以找寻到长次郎的名字,然而,长次郎的名字早已被岁月融入了那一件件珍贵的茶具中,凝固成日本茶道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段历史。

    千利休创建“和、敬、清、 寂”的“草庵茶道”,在日本茶道经典《南方录》的卷头记载干利休这样一段话:“草庵茶的第一要事为:以佛法修行得道。追求豪华住宅,美味 珍馐是俗世之举。加以不漏雨,饭以不饿肚为足,此佛之教诲。 茶道之本意”。可见“草庵茶道”的目的是达到“空无一物”、禅茶一味的境界。

    长次郎,就是四百多年前,出生在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时代的陶工,不需要像供佛一样的顶礼膜拜,而是要直观的去凝视观察茶碗,这样才能够与长次郎对话。一直以来世间似乎都将陶磁当成特别的艺术型态,但在美感方面其实跟绘画是一样的,甚至与具有美术价值的雕刻品相同。

    从茶人的立场上来看,长次郎的茶碗是非常方便的存在,我觉得就算没有共箱跟落款,只要一拿出长次郎的茶碗,即使不是专业的鑑赏家也能一眼认出。

    他所制作的茶碗或是留存的陶片,如果不亲手拿在手中看看,是不可能懂得其中的奥妙。

    所以品评时大家都是使用比较笼统的说法,“真好!真好!”、“妙不可言!”、“长次郎真是了不起!妙不可言!”。

    茶碗是用泥土做出形状的艺术,人们通常认为用绘画来表现花鸟人物才叫做艺术。但如果没有美学价值的话,那不管是绘画或是陶磁都没有任何价值。但长次郎的茶碗是具有美学价值的,和其他的创作者相比,长次郎在这一点上尤其突出。说到长次郎的特点,会说他的作品具有不可或缺的风度和文雅,具有一种温暖的特质,没有丝毫的彆扭与违和之处,具有气势非凡的威严感。

    做茶碗,看似简单的事,他却心无杂念专心一意的制作,这是长次郎的天性也是了不起的地方。

    许多书上写著千利休指导长次郎作茶碗,但我觉得千利休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了不起,从千利休的墨迹上能够看出,他是一个相当顽固的人。千利休追求练达的结果,显露出咄咄逼人的笔法。但怎么看长次郎都没有什么精明干练之处,他仅就是一个热心、恬静、给人好感,是个容易相处的普通人。

    说到千利休指导,大概就是千利休根据自己的嗜好习惯,请长次郎做这么高或这么大之类的要求吧,要说在千利休指导下制作是不可能的,人的习惯性能力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改变的。

    长次郎的那种沉稳,那种悠然之气,大概正因为这样的性格,最后,同样遭到太阁大人的嫉妒和嫌恶。

    日本人喜欢讲长次郎出生于一个“渡来人”家庭,长次郎的父亲阿米夜是一位擅长烧制低温釉的陶器匠人,当年他从中国福建出发途经朝鲜半岛最后抵达日本,并且凭借从中国带过来的制陶技术成家立业,在日本定居下来。尽管有人坚持认为长次郎的父亲是朝鲜人,不过,他所掌握的唐三彩技术或许就是他身为中国匠人的有力证明。

    成年后的长次郎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在京都的一隅安静地烧制着他的陶器,直到他遇到了千利休。千利休希望用日本本土生产的茶具改变室町时代追逐昂贵的舶来品——“唐物”的浮夸之风,长次郎按照千利休的要求烧制出来一种通体黝黑、造型朴拙的茶具,这种与当时日本的贵族和大名们追捧的唐宋古物相对应的茶具被称为“今烧”。而长次郎和当时著名的艺术家本阿弥光悦有亲戚关系,因为这层关系使他有机会接触当时顶级的艺术品,而广博的见识也帮助他去理解千利休心目中对于茶道艺术的认识。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因为千利休,长次郎的作品被作为珍贵的艺术品永久保存,一位飘落异国他乡的手艺人的后代成为后世追捧的艺术大师。千利休的茶道和长次郎的陶器相得益彰,如果离开了长次郎所烧制的茶具作为茶道的承载物,千利休所主张的茶道精神——“侘寂”就少了可以感知的具体对象。有了茶碗,茶才有了生命,有了茶具,茶道文化才有了载体。造型朴拙、颜色枯寂的茶具,一帖半的狭小的茶室,躬身跪行的躏口,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千利休“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乐家”代表之一的黑色茶碗——“今烧”,是长次郎在千利休的指导下才得以问世的,可是人们忽略了,千利休经常会亲自烧制陶器、制作茶具,毫无疑问,长次郎一定给他提供了不少“技术支持”。

    为了迎合“猴子”丰臣秀吉的喜好,连一向很有原则的千利休也不得不让步,他拜托长次郎烧制了一批颜色鲜艳的茶具。这种充满生命力的色彩,更符合武士的审美要求,尽管千利休并不赞同,但还是按照丰臣秀吉的要求完成了。

    丰臣秀吉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修筑了“聚乐弟”,这座精美建筑今天已经无处可寻,但是千利休利用“聚乐弟”的泥土烧制出符合丰臣秀吉要求的茶具却安静地躺在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里。丰臣秀吉对这批茶具非常满意,“御赐”为“乐烧”,从长次郎开始,千利休家就被尊称为“乐家”,“乐家”的当家主也有响当当的称号——“乐吉左卫门”。或许在千利休看来,丰臣秀吉所钟情的红色茶碗的诞生源于丰臣秀吉低俗的审美情趣。但是在我看来,丰臣秀吉钟情于红色的茶具,与他对于战争的一种特殊情怀不无关系。正是在“下克上”的战国时代,出身社会底层的丰臣秀吉才有可能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一次次战争的搏杀,一步步走到“天下人”的位置。鲜艳的红色,是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武士品格,是以下克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千利休无法认同的,长次郎却将之变成现实。这,或许就是一位优秀匠人的过人之处吧。

    与千利休崇尚“和静清寂”的禅意茶道不同,丰臣秀吉拥抱茶道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宣传、巩固自己的统治。战国和安土桃山时代,日本社会群雄纷争,社会上“下克上”思想风行,丰臣秀吉就是这样夺得了日本的实际统治权,在夺取胜利之后,丰臣秀吉便开始着手巩固自己的统治,茶道便是安抚武士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此他开始重用千利休,大力提倡茶道,并以收藏唐物为荣,炫耀其财富和权力,形成了安土桃山时代的黄金文化。

    丰臣秀吉以“黄金茶”为本,以炫耀自己的财势与权力,他在北野举行的一次大茶会中,就邀请公卿、诸侯、武 士、工商业者、隐士等800人出席,在三间大厅里展出了自己收藏的珍贵器物、名贵字画,以夸耀天下,笼络人心。霍尔教授在《日本:从史前到现代》书中这样评价:“安土和桃山的风格是为取悦于粗野的、凭个人奋斗而统治国家的人。也是为了显示他们的权利和财富。”

    与之相反,千利休的“草庵茶道”, 是以“贫困”作为根底。所谓“贫困”,是指不随世俗,诸如财富、权力、名誉等等,他强调草庵茶不能被“物”所囚,必须以“心”征服 “物”,并主张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简紊的情趣。以物外之幽趣,即超越人力而回归自然,作为其对茶道的追求。

    所以“草庵茶”的审美追求,与武家追求的黄金文化是两种完全相反的艺术价值和生活理想。“草庵茶道”与“黄金茶道”的差别不仅仅是内在与外在,精神与物质的差别,更是相信权力无限的权利主义,与感悟人力有限的庶民主义两种世界观的不同。 由于以上的种种分歧导致双方的矛盾随着时间而不断加深以至于不能调合。最后作为统治者的丰臣秀吉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利用“木像事件”一事,赐千利休一死,甚至株连千利休的亲眷。

    1589年,长次郎告别了人世,在平静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不知道的是,在自己过世的两年后,老友兼知音千利休被丰臣秀吉赐死。而长次郎更不知道的是,自己帮千利休烧制的“今烧”居然成为他人攻击千利休的借口。有人说千利休将长次郎制作的茶具高价出售,还拿这些当代人制作的“新东西”交换中国唐宋“名物”,这些都是“违反佛法”的恶行。

    时光流转,乐家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受到世事变迁的影响,依然散发出迷人的光彩。第十四代乐吉左卫门出生于1918年,他的青年时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期。

    乐吉左卫门不可避免地牵涉到那场疯狂的战争中。乐吉左卫门参加了太平洋战争,这是一场标志着日本走向颓势、最终以战败收场的战争,残酷的战争场面带给他极大的冲击,这些灰暗恐怖的人生经历被他捏型、上釉、炉烧、固化,永远地保存在一件件陶艺作品中。他用陶艺作品记录下那段难以言说的记忆,用色大胆、诡异,釉面呈现压抑沉重的意境。有人说,艺术是独立的,优秀的艺术家在创作时总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其实,艺术从来不曾孤立地存在过。每一件艺术品都真实地记录了艺术家所生活的时代、所遭遇的经历,它们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成了历史最忠实的记录者。

    乐家烧制陶器的技艺世代传承,前一任“乐吉左卫门”选出一位继承者,由他继承技术和家业。长次郎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德川幕府的认可,二代将军德川家秀忠陵墓前的烛台就是他的作品。然而第二代“乐吉左卫门”的真正身份至今仍是迷雾重重。有说法认为其真正身份是长次郎的弟弟,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利休的儿子田中宗庆(千利休本姓田中)之后,还有人说他是长次郎老来得子,后来娶了田中宗庆的孙女,结合了两家的实力以继承“乐烧”。但是无论如何,“一子相传”保证了传统技艺的纯粹,“乐烧”传承至今已有450多年。今天的乐家仍然采用最传统的方法烧造陶器,就像他们的祖先从中国明朝刚来到日本时那样。

    利休去世以后,他的子孙和弟子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400多年来形成了许多流派。至今有20几个,主要有:表千家流派、里千家流派、武者小路千家流派、远州流派、石州流派、松尾流派、庸轩流派、不昧流派等。这些流派都出自于千利休,都以千利休的茶道思想为指导;各自的茶道风格又有所不同,有的趋于素淡,有的趋于华丽,各个流派的点茶动作、茶会细则也有所不同,但各流派的茶道基本理念均为千利休所提出的 “和、敬、清、寂 ”。

    他的茶有一种力量,身着戎装,将上战场的将士说:“喝过千利休的茶,死而无憾。”

    老先生最著名的一句话是:

    当你放下茶具时

    心情要如同握着将要远行爱人的手那般依依不舍

    短短一句话,将老先生爱茶、敬人、惜物之情体现的有情有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利休和长次郎:用茶道转动历史的日本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hg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