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家乡蒲城清水沟

我的家乡蒲城清水沟

作者: 宜谷籽 | 来源:发表于2018-07-01 10:23 被阅读0次

要说每一个年轻人离开家在他乡漂泊,都会有一种思乡的情怀,就是具有人间天堂的江南也难以敷衍我们对家乡的思念!提起家乡每个人都赞不绝口的描述自己的乡土!

说起我的家乡位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往南八百里平川向北高山纵横,五龙山两岸的白水河(山北方)和大浴河(山南方)由西向东绕山而下与洛河相交汇,中间出现了一道道壮观的涯沟峭壁,这就是我的家乡蒲城清水沟。

要深刻了解清水沟我们还是从他的归属县蒲城谈起,《蒲城》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为徵(zhi)城《今清水沟东端洛河沿岸西头村》,属秦晋两国交汇处,徵城也就成了晋国的防止外敌的重镇,那时徵城虽然处于两国交汇区域但并没有遭受到侵略和战乱,这主要在于那时候的一个巨大湖泊《马湖》起了相当的防护作用,要是说古长安城的昆明湖是西湖的六倍之大,那么马湖也就是昆明湖的四倍之大,可想而知当时的徵城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具司马迁史记记载:从商代起至唐代末期蒲城年产粮均在全国前茅,誉名中华粮仓》加上矩形湖泊的屏障这里民居安乐繁荣昌盛,是当时贤能之才的聚集之地,要不是因在国土边疆晋国也许会定此为都!

在晋献公十八年(前659年),深受晋献公宠爱的骊姬预谋要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便陷害太子申生,申生无奈,深感天地间无立足之地,便上吊自尽了。骊姬又开始诬陷晋献公另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得知消息后重耳逃到了徵城《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晋献公因重耳与夷吾两位公子不辞而别而大怒,认定他们有阴谋,于是就派公使勃鞮去讨伐蒲城。重耳说:“君父的命令不能违抗。”于是他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仇敌。”重耳连夜翻墙逃走,跑到城东郊区的一个土涯台躲避《因此此地被命为避难堡村》之后被一个叫引琅的村民用木伐偷渡到马湖中的一座小岛暂避,重耳因其救命之恩与引琅结拜金兰成为异性兄弟。随后引琅就渡木伐返回!后来因村民泄密,官府开始四处通缉引琅,引琅在其母亲的帮助下成功逃跑,官府抓不到引琅就杀害了其母!重耳的之后非常伤心,在岛上的一片青柳林内与随从行大礼祭拜其母《此地被命为敬母寺村》。随后重耳离开小岛去了翟国,开始了他20年的流浪生涯,他的后人也在每年青柳发芽的时候都会进行祭拜《也就是现在清明节的来源》。

到了西汉中期由于地壳变动原先的徵城地面下沉,马湖湖面隆起湖水渐渐退去,出现了新的大陆。到了东汉时期蒲城以南邻的下邽县,分为莲勺、下邽二县;北邻衙县、粟邑县(在今白水县西北)。汉末并徵城(在今西头乡)置重泉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撤重泉改设南白水。西临土门县(今富平县),东临五泉县(今澄城县南部),东北为三门县(在今澄城县安里乡),北为白水县,南邻下邽、莲勺二县。西魏恭帝元年,改南白水县为蒲城县,除东邻为武乡县(今大荔县)外,余均未变动。

唐开元四年,因唐睿宗在蒲城桥山入葬《名:桥陵》改名奉先县《意为敬奉先人的意思》,随后有五位唐代皇陵置于此地《桥陵,景陵,光陵,泰陵,惠陵》,在五龙山下的清水沟中断发现大量的唐代官员陪葬墓《基本被盗一空》,北宋开宝四年,奉先县复名“蒲城”,四邻无变动。

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了一次特大地震。是中国人口稠密地区影响广泛和损失惨重的著名历史特大地震之一。蒲城的马湖湖泊也因地震影响把本余存不多的湖水变成了南大峪河和北白水河两条细细河流汇入洛河!五龙山东部被地震一拢一合形成了一片巨型川峡,在一处川峡底部的青石上裂开了一条缝隙涌出了一股清泉《故名:清水沟》。

据说:清水沟两岸峭壁的顶部有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桥,这座石桥通往洛河以东乃至山西的必经通道,又称小潼关。传说当年闯王李自成就是从这座石桥进入山西随后杀进了紫禁城,兵败后也是从这座石桥撤回的。随着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灭亡后这座石桥也就坍塌了,石桥的石块坍塌下来堵住了清水沟的泉眼,清水沟也就变成了没有滴水的峡谷。这片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风水宝地也经不住大自然的变迁,变成了当地农民口中的民谣:龙山马湖渴死寡妇,天中无雨苗儿干死了。

1905-1908年河南南阳常年内涝加上蝗虫泛滥,农民颗粒无收,人们陆陆续续向陕西的关中地区逃荒。李振海和杨金博本是南阳独山上吃过路饭的《土匪》,但与到大灾之年他们也只能随着大流一起逃往陕西。他们本来想到了陕西再立山头东山再起,可他们到了陕西后却发现南边的秦岭山上土匪纵横而且都是本地胡子,根本没他们的容身之地,被逼无奈他们只能带着自己的小兵大将和儿妻们一路向北而去。

李振海比杨金博小两岁,因杨金博在他们家族中排行老九所以李振海常喊他九娃哥。他们一路到了蒲城的清水沟,李振海对杨金博说:九娃哥我看这里山川林立是个容身的好地方,要不我们就先在这安顿下去吧。杨金博看了看弟兄一路走来的狼狈不堪,随后就给李振海点了点头。也是如果杨金博没有一定的震慑和威望别说这些兄弟们,就是跟他多年的李振海也会弃他而去,他为了这些忠诚兄弟也不在这样随他漂下去了。此时他很苦恼,他不知日后是什么样~

留在清水沟这些日子他们在清水沟的黄土坡涯上挖许多大大小小的土窑洞,这也就算安了个家。紧接着开始谋划好好干上几票好好犒劳犒劳这些一路苦来的兄弟们。

没过多久他们派出的眼线回来说在西边的五龙山下有一大户人家,看上去家世不薄!杨金博和李振海听了后也没多想,就跟着眼线看了看路线,日子也没挑就带这兄弟们出发了!确实他们的日子也是苦到了尽头,这时候什么条条框框也不顾了。

他们抢的这户人家姓广,主家是弟兄俩老大广林江,老二广林源。他们二人是蒲城当地有了名的善良人家。其实也巧,老广家祖上也是河南南阳镇平人,不过他们可不是逃难来的,老广家的祖人是镇平当地有名的玉雕大师。早在道光年间广林江的祖爷爷为去钻研唐桥陵的精悍石刻来到蒲城,到了蒲城后广家祖爷意外的勘採出五龙山有大量的优质水晶石,因此也就定居在了这里,最后因水晶矿石离地面太深一直没有开采到,广老祖太爷就以五龙山上的青石做雕刻在此地发家立户!

夜深灯火以已熄,杨金博李振海率众匪闯进了广家院庭,李振海一脚踹开广二爷广林原的房门,广二爷的姨太太在慌乱中点亮油灯,李振海看见二爷的姨太太瞬间有点麻木,妈呀这哪是女人简直就是独上的上等柔玉,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细腻而白皙的肌肤真实让人心如梦境,这是他李振海在南阳逛过无数窑子也没曾遇到过这样好的女人,真不愧人们所说陕西的女子美如水,白水的女子美大腿呀!李振海恍惚片刻立即就清醒了自己是来抢劫的,他顺手就拉起广林原往屋外走去!等他们回到庭院中间时广家大爷广林江正站在堂屋门口,一种高雅而纯厚的声音说到:各位绿林好汉,想必你们是从中原而来?中原遭遇大灾,本上堂也是中原南阳人氏,今日同乡来到下舍讨响,这也是老生对故乡赈灾做而不周,我现在以为你们备有粮马响草,就快拿去,先解温饱吧!日后肯定还要需求我在慢慢跟你们备齐,杨金博与李振海和他们的兄弟们听后瞬间大惊,不知所措的杨金博走上前去握住广林江的手说:广老太爷如此慷慨,从此以后我弟兄就是你广老太爷的兵马,只要有需要义不容辞!

就这样李振海还想着把广二爷的姨太太抢走,看来也只能由此而终。杨金博众兄弟们拉着粮草回到清水沟后,没过多日就来到了广家拜见广林江以表谢意。后来才得知广林原的每次王山西送石材路途必经清水沟,对清水沟的一草一动是了如指掌。回来后便告诉了大哥广林江。也是看广家能如此阔达也不仅仅是他们的家大业大,要不怎能一百余年没有任何一族另立门户,确实让人敬佩!

李振海也经常走串广家,去的次数要比杨金博频繁,是的他去找的并不是大爷广林江而是二爷广林原,目地很简单就是贪人家姨太太的艳色去的!

经过长时间熟悉后,杨金博得知蒲城县城有一土财主叫姚贞贤和老广家做的是同样生意,由于姚贞贤是本里人省府又有关系,长期与老广家作对!一向粗鲁义气的杨金博,他不愿意让自己的恩人受窝囊气,就瞒着众兄弟去了蒲城,夜晚闯进姚宅杀了姚珍贤。

姚珍贤死后,杨金博被全省通缉。无奈之下在广老太爷的指引下杨金博投靠了洛河滩上一支革命队伍。他的兄弟依然留在了清水沟,依着老广家的依托他们再也没有做过打家劫舍的生意,而是男耕女织过起了平凡的日子。李振海最终如常所愿的娶了广林原姨太太的妹妹过上儿孙满堂的日子。

后来的杨金博随着杨将军去了西安,经历了八月守长安!西安事变后,杨金波调往山西中条山阻击日军。再一次战斗中杨金博部队被日军围堵在黄河山崖,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百而上千的陕西兵朝这陕西方向吼了声秦腔磕了个头,头也没回就扑通扑通的跳下了黄河。河南腔的杨金博不会唱秦腔,他微笑着面孔望了望陕西然后向自己的老家河南南阳磕了三个头,起身向黄河走去!记得陈忠实先生在他的小说《白鹿原》里说过陕西冷娃岂能用一个单单的冷来描述,那么我们陕西的河南人也不逊色!

这就是我们蒲城清水沟的故事,我的的家乡~

相关文章

  • 我的家乡蒲城清水沟

    要说每一个年轻人离开家在他乡漂泊,都会有一种思乡的情怀,就是具有人间天堂的江南也难以敷衍我们对家乡的思念!提起家乡...

  • 家乡的河

    ‘当我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脑海里闪现的是一条黑色的臭水沟。是的,现在的那条臭水沟正是我想写的“家乡的河”。 我的老...

  • 【无戒学堂】那年,那月,那段青涩的岁月(三)

    路两边水沟的水清澈清澈的,清澈的可以看得清腐烂植物的颜色和水沟游动小鱼的须。 不知水沟里的鱼是否也和他们一样,互相...

  • 随笔:渭南的顺口溜

    渭南有句顺口溜:习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 这句话的原意是: “刁蒲城”,是指“吊蒲城”,意指蒲城南北长东西...

  • 散文/我的老家是蒲城

    要问我是哪儿人, 我的老家在蒲城。 蒲城在哪儿哩么? 蒲城在中国哩么。 在中国那达哩么? 在中国陕西哩么。你可以不...

  •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蒲城孙镇街镇上小学对面,门前大桥下有一条宽阔的大道: 一天到晚都是车水马龙,

  • 挑浦城担

    浙江江山清源为起点的仙霞古道在此延续了七百年之久(到现代1100年),仙霞古道起点在清源,而终于蒲城,然而,自修成...

  • 创造社诗人王独清

    王独清简介 王独清(1898-1940),男,陕西蒲城人。1913年考进三秦公学学习英文。16岁开始写笔记式杂文和...

  • 明心寺镇开展“五清行动”暨“大清污、大清扫、大清洁行动”

    5月25日上午,明心寺镇集中开展了以“清路、清水沟、清院落、清河道、清渠干”为主要内容的“五清”行动暨“大...

  • 达丘,你在哪里

    第一章 肖隽和陈芸到蒲城县的时候天还没黑,进村庄的石子路太小,两边是深水沟。肖隽没把握能开过去,索性将车停在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家乡蒲城清水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jc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