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后有感

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后有感

作者: 大z小q | 来源:发表于2016-10-30 18:52 被阅读0次

    说实话,我之前一直没弄清楚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以至于这三个人所做之事也常常互相颠倒。关于曾国藩,在我印象中就是个古板的老头,端坐在正堂前,人不聪明,但做官要学曾国藩,曾国藩家训等等一些列的书名,让我对这个面黄肌瘦的老头有了一丝丝兴趣。

    曾国藩,前三十年有着读书人的的通病:清高、耿直及不知变通。因为清高,不愿与他人同流合污,朝堂上的官员对他恨之入骨;因为耿直及不知变通,两任皇帝虽然明知他的重要,却不愿意给他实权。带着伤心他丁忧回家,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

    只要是读书人,我想真的都很难避免这通病。连我这小小的“读书人”,有时拿第三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都会觉得自己会因为他人的某一点而看不起人。当自己觉得自己见识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就站在了制高点上看待他人,以高标准来要求他人而全然不自知。正因为没有空杯心态,会让自己拒绝成长。为什么社会上会说,聘一个本科生还不如聘一个专科生呢?除去了课本上的知识,工作中更多的是需要实际操作问题。而本科生则是当代的“读书人”,专科生更能放低自己去请教去学习去提高。

    那曾国藩是如何成为“圣人”的呢?坚持反省自己,一直坚持反省!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底长得万丈高'”。

    当他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他更能理解他人,更能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也许古人早就把做人的道理融入在了生活中。外圆内方,就如同铜钱一般。圆滑的对待这个世界,但却守着自己心中的一方土地。曾国藩开始写“日课”,认真的反省每日的所做之事,给家人的信中也多有反省之意。一个人反思一天一个月一年都不为奇,而他的反省则持续到生命的最后。清朝制度有许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他无力改变现状,他也与众人一般,收受孝敬的银钱,而他却又与众人不一般,他的那些银钱并没有留到自己的口袋中。以至于为自己留下了十万的退休银时,大呼足够后半生生活。然却未享受到,此十万退休银刚刚足够用于生后事。正如他所言,不给子孙留金钱,如果子孙有本事,则不需留;而如果子孙败家,留也无用。

    年轻时,总是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自己的一腔热血却化为满腹文章,不被重视。总是在我要改变世界中恨恨睡去,又在失望中闷闷醒来。那……改变自己吧!改变自己来正视这个世界的弊端。曾国藩,他以一个愚笨之人走到了圣人的高度,这本身就是对屌丝的你我一个激励。为什么如今都高喊着要学习曾国藩?因为,大家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希望。但希望仅仅是希望,行动才是通道。

    2016年10月29日看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后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ju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