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中,经常可以看到
“16岁,暑假怎么度过,迷茫中?”
“高二了,书没念好,技术没学成,该何去何从,好迷茫……?”
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多,为什么会迷茫呢?
十五六岁的心里还未成熟,正需要父母关心的时期。但很多父母却忽略了,再加上叛逆更是让亲子关系紧张,干脆就不管了。缺少了父母的关心,孩子不知所措,很容易迷茫。
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把孩子当孩子看。这句话说起来都知道,也很简单,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做到这一点。比如:
要求孩子懂得自己讲的大道理;
交给孩子很多一知半解的知识;
要求孩子考第一……
这样的做法很常见,但违背了“把孩子当孩子”。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要明白6岁的孩子不会有12岁孩子的悟性,12岁的孩子不会像18岁的那么懂事。永远把孩子当孩子看。
孩子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其实,你的孩子并不属于你,他只是借用你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应该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让他长成你心目中的样子。
在《爱弥儿》中有一段话最精彩: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个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体会。不是强迫孩子去接受外在的东西,而是要使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增长。
这样,带给孩子心灵上的成长,终身受益。
结束语
得到的音频,引发这次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