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踩着90年代的尾巴出生在四川,体验了这样的饮食习惯:早上喝粥,中午控饭,晚上吃面。
曾经习以为常,从未细想。后来,去到上海,又回到成都参加工作,却发现,不少人家,并没有这样的习惯,包括我的老家。
那为什么当年会如此安排呢?
今晚偶然的饮食安排,让我撞上了答案。
奶奶血糖偏高,家里还是采取控饭的形式蒸饭。中午控饭,做了几个炒菜,吃得不错,却也剩下一些。
晚上吃干饭,就得吃剩菜,还需要炒点菜才足够,估计还会剩菜。于是,干脆安排晚上吃面,中午剩下的菜正好安排做臊子(比如榨菜面的榨菜,鸡蛋面的鸡蛋,肉丝面的肉丝等),剩菜用上了,也不担心炒更多菜又可能剩菜的问题。
那么,这和90年代的饮食习惯有何相干呢?
一来,节约,不浪费,汤汤水水该进肚子的一定进了肚子。二来,省时间,煮个面比煮饭还是要节省很多时间的。三来,省钱啊,剩菜加面凑成佳肴,比又是控饭又是炒菜的要便宜不少。
关于90年代的饮食习惯,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