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时,你有没有考虑自己所选行业的未来走向?入职时如日中天的公司,马上触顶的行业天花板,浪费大好青春。该怎么办?
这是碰到了企业成长上限:一条高歌猛进的增强回路,遭遇一条高处不胜寒的调节回路。
2012年底,王健林和马云打赌。十年后,电商规模如果超过50%,他输给马云1个亿;反之,马云输给王健林一个亿。
现在把你放在2012年底,请你预测并用100万跟投,你会用100万赌谁赢?
马云如日中天,王健林意气风发,我建议你……谁都不要投。
为什么?
电商的增长回路,早晚会遭遇互联网总用户规模的调节回路,然后止步在平稳的高原。
谁最容易上网买东西?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接触互联网更多的是大城市居民、物流系统发达地区的人。这些人的数量很大,但终究是有限的,只是对规模还小的电商,尚未形成约束。
2015年,整个互联网感受到,用户增长明显放缓。电商的发展,遭遇了“市场规模”所设定的成长上限。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增长。你发展很快,只是因为你还小,小到没有“资格”触碰各种大规律的限制。比如市场规模的限制、人才数量的限制、管理能力的限制等等。
别轻易被“指数级增长”或者“复利效应”给骗了,对于公司来说,这两者存在,但却是*有限*的存在。成长有上限,如果要突破上限,就别在原来的路继续纠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