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大鱼大、激荡十年(吴晓波)
2008年已经是十年前了。
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全球经济危机.....这些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大事件,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对于过往这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
这是吴晓波在2017年4月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教授提出的问题,周教授略沉思了一下,回答了四个字:水大鱼大。
十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2.5倍,人民币规模总量增长3.26倍,外汇储备增加1.5倍,汽车销量增长3倍,电子商务在社会零售额总额中的占比增长13倍,网民数量增长了2.5倍,高铁里程数增长183倍,城市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中产阶层人口数量达到2.25亿,每年出境旅游的消费人口数量增加2.7倍......是谓水大。
十年间,《财富》世界500强的名单中中国公司的数量从35家增加到了115家。在互联网及电子消费领域,腾讯的市值增加了15倍,阿里巴巴的市值增加了70倍。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有4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六强;而在传统冰箱、空调和电视机市场上,中国公司的产能均为全球第一。在排名前十大的全球房地产公司中,中国公司占到7家,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前四大银行都是中国的......是谓鱼大。
这十年间的景象,既波澜壮阔又混沌失控,充满了希望又令人疑惑。大水对速度的渴望以及恐惧,大水与其他大水之间博弈,大水与大鱼之间的博弈,大水与大鱼之间的适应。以及大鱼与大鱼、小鱼之间的冲撞,构成了一副难以理性静察的壮观景象。
吴晓波试图将这一副自己深深卷入其中的壮丽画面给记录下来,于是便有了这本《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浩荡两千年》、《跌荡一百年》、《激荡三十年》,再加上如今这本新作,吴晓波的关于中国企业史的写作可以说是很圆满了。
虽然普遍认为《水大鱼大,激荡十年》的整体水平不如《激荡三十年》,但从个人角度而言,看后者时却是更有感觉。原因很简单,这个十年是我真正亲身经历的十年。
08年到18年,我刚好从20岁到30岁,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也正在是在这个十年里,我真正抬起头开始认真打量自己身处的这个社会,之前都只是在学校里埋头读书而已。
书中那些企业的起落兴衰,不再仅仅是书上的案例。“3Q大战”、滴滴火拼快的、淘宝“双11”的疯狂兴起、宝能系“猎杀”万科、共享单车迅速占领大街小巷....看到这些亲眼见证乃至于亲身体验过的事件以历史的痕迹被记录在文本中,感觉真是不太一样。
其实我对财经并不是很懂,也不是很感兴趣。但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虽然是以财经内容为主线,本意是为企业立传。但吴晓波并未太过拘泥,而是放眼了整个社会的动态。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记录这个时代。
书中每个年份都有典型的“企业史人物”,比如08年的陈光标、11年的陈年、13年的罗永浩、14年褚健等等。然而,15年的“企业史人物”,吴晓波选了女工邬霞---一个基本上没几个人知道的工人女诗人。
那一年,邬霞参与拍摄的《我的诗篇》获得了上海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片奖。获奖后,她和导演等制作人员一起好好涮了顿火锅,然后回到深圳继续打工。
邬霞代表了中国底层工人的一个特别群体----地下工人诗人,至少有一万名。他们在生产线、建筑工地、矿井和石油工地劳作,同时也默默地用诗句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平时不大可能知道他们的存在,因为很少有媒体会关注这种爆点不足的题材。
还好,吴晓波将他们记录了下来。
再如2011年,这一年微信诞生、小米发布会召开、中国制造业产出超过美国、国产运动品牌的业绩断崖式下跌、阿里巴巴遭遇“十月围城”事件、互联网开始从线上导向线下的融合(O2O),团购模式出现、中国高铁无论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跃居世界第一....这一年值得记录的大事件很多很多,但吴晓波却以一部小众电影《钢的琴》来为这个年份收尾。
当《钢的琴》悄悄放映的时候,一切都过去了。一地衰败的铁西区过去了,国有企业的改革难关过去了,2000万下岗工人的人生也都过去了。只有很小很小的一点忧伤,留在这部叫作《钢的琴》的小成本电影里,它让那些企图在电影院里逃避现实的人,有了一次突然与当代中国直面相撞的机会。历史经常会做选择性的记忆,因而它是不真实的,甚或如卡尔-波普尔所说的,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时代若真有尊严,它从来在民间。
水大,自然波澜壮阔。鱼大,自然光彩夺目。然而,芸芸众生大多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小鱼小虾,这里面有我,也有你。所幸有人在记录时龙腾天宇的同时,还不忘低下头看一看,给这个时代真正的底色留下了几笔。
或许他做的还不够好,但至少他已经在做了,我觉就很好了。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罗振宇)
在所谓的“知识付费”时代,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无疑正站在风口,是最大的成功者和获利者。
我从未看过罗振宇的脱口秀,倒不是对他有什么意见,只是单纯对这种节目不感兴趣而已。
起意看《我懂你的知识焦虑》,主要还是出于好奇。这样一个以知识为卖点的媒体人,究竟是在说些什么呢?
实事求是的说,这书看到一半我就想弃了。后面一半真的是硬着头皮才看完的,我有点明白为什么罗振宇在知乎、豆瓣上的口碑会那么差了。
可以比较一下罗振宇、高晓松、梁文道三个人的区别,他们三个人的节目都很红火,而且都与“知识”、“阅读”相关,还是具备一定可比性的。
高晓松就是在讲“故事”,凭借出身的优越、交游的广阔、出行的频繁、阅读的广泛,高晓松确实知道的比一般人多很多,所以听他讲故事很有意思。不过他的节目定位并不是很高,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大排档里侃大山。说者眉飞色舞,听者津津有味。所以说,即使不时被曝出所说的内容不大靠谱,观众的包容度还是挺高的。听故事嘛,乐呵乐呵长长见识挺好,有点错误有啥关系呢。
梁文道属于更典型一点的“读书人”,所以他的《一千零一夜》是更为纯粹的读书节目。这个节目就是一个资深的读书人,在向一群爱书人分享他的读书心得。这种分享是一种非常私人化的体悟,但由于梁文道水平确实比较高,所以看了还是蛮有启发的。即使不认同他的某些观点,应该也不至于迁怒于他个人和这个节目,毕竟“诗无达诂”。
罗振宇则不大一样,他做的是“知识付费”,他要传播知识,传达观点,要让付费者觉得“物有所值”。所以他的言谈之间必须预设自己的内容正确性和价值感,否则人家凭什么付钱给他。可问题是,他并没有能力在那么多领域都很有见解,可他的立场和态度却是一以贯之的,这就让人很反感了。
具体到《我懂你的知识焦虑》上来,问题就明显了。
“知识焦虑”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是信息大爆炸,各类知识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职场竞争压力大,如果不及时升级知识储备,很容易被淘汰。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时代难题,罗振宇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呢?
升级认知,完成思维方式的切换!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只能呵呵了---这和“大力丸”、“万精油”有什么区别?
不是说思维方式不需要升级,但思维方式是仅仅听别人说几句话就能升级的吗?再者,仅仅完成所谓的思维方式升级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这就像我对目前非常红火的“阳明心学”不大感冒一样,对于阳明先生我自然是尊重的,对于他的学问和事功也是非常佩服。但他的学问是在勤读苦学,在九死一生中得来的,真以为没事念几句“知行合一”就能解决问题?
面对知识焦虑,真有什么捷径吗?
书,就是要一本本去读;知识,就是要一点点去储备;技能,就是要一个个去学。
光是升级个思维方式有个毛用啊。
在书中罗振宇真是说的天花乱坠,什么经济学思维、创新思维、商业思维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一直在灌输各种观点,以一副“知识导师”的身份让你去接受,让你去反思自己思维认知的局限和落后。
问题是,他的论述中有太多不严谨的地方,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吐槽。
比如,他论述一个大律师成功的原因,居然是由于有阅读障碍症、不会阅读。理由是不会阅读的人,注意力一定非常集中。而且特别善于倾听,对语言特别敏感。同时,记忆力特别好,跟他说什么都记得住,只有看书记不住。
我真的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号称读书无数,还能帮助别人读书的人写下的文字。这究竟是什么鬼逻辑,不就和说霍金之所以能成为大科学家,是因为他全身瘫痪一样嘛。
我的觉得罗振宇最大的问题在于,他让很多人相信获取知识可以有捷径的,只要付出一点费用,就有人把知识消化好拿过来给你吸收。
这样的知识真的有意义吗?仅仅知道一些概念、名词就叫获取知识了吗?
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坚持认为:书,就是要一本本去读,经过自己思考吸收的内容,那才叫知识。即使只有一点点,那也是属于你自己的收获。
读书这条路上,没有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