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带着女儿去参观了一家蒙氏幼儿园,地点是在房县的儿童城,幼儿园的名字就叫《房县儿童城幼儿园》。
之前是带着孩子们在诗经广场玩耍时遇见一个负责招生的莉莉老师,说她们的幼儿园是蒙氏教学,还配有校车,两岁多的孩子也可以入园。看老师人挺好的,就留了微信。
之后莉莉老师便邀请我入了微信群,同时也发来一张邀请函,上面写着学校在周日有活动,可以带孩子过来体验上课,结束了还给孩子们送一些小礼品。
这是老师为了招生的手段,先舍再得。他们其实也明白,光是发朋友圈和发传单这种效率其实很低,大家接过传单也只是随便看一看,过后便扔掉了。而且发传单的幼儿园肯定也不止他们一家。
我想着周末带着孩子在家总是无聊,还不如带她出去看看看,一来增加她的见识,二来让她去到陌生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于是接受邀请后,在昨天下午两点我就拉着女儿来到了幼儿园。
儿童城离着家大概有一公里的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老师说过可以让校车接送。学校在儿童城的三楼,坐电梯走楼梯都可以直达。上到三楼就看到整一个很宽敞的大阳台,门口有几个老师微笑着欢迎我和孩子,又让我填了登记表让,写了一张孩子名字的贴纸贴在我们身上,指着闸门就让我进去,说是进去了就会有老师接待。
进来了以后就看到了莉莉老师,因为第一次见面留的是老二的信息,她看到女儿有点惊讶的问道:“两岁多的孩子这么高了吗”?
我哈哈大笑,又给她解释了一番。
幻视了一下幼儿园的游乐区,五颜六色的十分吸引人。有投篮区,骑车区,还有荡秋千的,跟一个像山坡似的拱形滑坡,在最后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厨具和灶台,是让孩子玩过家家的,有钻洞洞的圆柱体。而游乐区的两侧正是教室。
只玩耍了不到五分钟,老师开始用喇叭让家长带着孩子进到教室里来上厕所喝水。
我带着女儿进到了教室,也顺带看了看其他的教室,各种小桌子小椅子呈现在我眼前,教室里放了许多置物架,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五颜六色的教具,还有孩子们做的各种手工成品。仔细一看并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但组合在一起却感觉到是那么地有创意,十分吸引眼球。
有削铅笔的木屑片,还有用颜料染成的卫生纸,还有红豆,绿豆,花生米和玉米,都分别装在了塑料罐中,看着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老师领着孩子喝水上厕所,结束后就带着他们坐在教室里摆弄教具,接着我们又被老师请到对面的玫瑰班,进门之前给每个家长发了鞋套,才进了教室。
每个教室的摆设装修几乎都是相同的,不过我很喜欢这样的环境,又到处看了看。里面还有卫生间和寝室,那些小床小马桶,看着就让人觉得十分可爱。
莉莉老师让我们排排坐,又跟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告诉我们进来邀请我们过来的原因,又让我们毛遂自荐,从家长中挑选八位来充当小朋友,体验一下孩子们上课。
我加入了队伍中,也有其他家长陆陆续续加入。其中也有小部分家长十分腼腆,看到老师的邀请尬笑地连连摆手。这样的家长,恐怕是自尊心很强的那一类人。
老师让我们站在教室的环形线条上,之后跟着节奏走路,按照老师说的双脚不离线就好。随着音乐,大概走完了两圈,又让我们坐在线上,拿出了一个托盘上面蒙着一块布,老师晃了晃让我们猜里面是什么东西。
清脆的铃铛声传来,大家听到后自然都回答是铃铛。老师拿下那块布,里面放着我给儿子买的那种手摇铃和沙锤那些玩具。
老师拿出一块毯子铺平放在地上,一个一个地从托盘里拿出那些道具,一边用道具弄出响声,给我们介绍完之后就整齐地放在毯子上。
手摇铃、沙锤、碰铃、响板、三角铁,每个道具发出的响声都是不同的。老师让我们记住这些声音,又给我们分发了眼罩,接下来就是让我们戴着眼罩,老师用道具弄声音出来,结束后再让我们讲出来。
完事了我第一个举手,竟然错了一个,不过老师问起大家,我的答案是对是错,竟然也有两个人说对了。
做完游戏后,老师又让我们回到自己的作为,这个时候老师们的工作才真正开始——开始介绍学校的蒙氏教学特色。目的就是让我们先体验过后再讲解,便于大家理解。
蒙氏教育我之前没有接触过,但在书上看过,创始人是玛丽蒙台梭利。我个人对蒙氏教育的理解便是:“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把孩子当成大人让她们独立完成事情,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
不过我还不能把抽象的概念用具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但因为这次参与活动,便让我对了蒙氏教育有了清晰的认知。
普通的学校都是让孩子通过死记硬背这种传统方式教学,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就是如此,通过考试成绩来判定孩子的优劣。蒙氏教育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先让孩子通过感官上的刺激,再告诉孩子抽象的概念。比如你直接告诉孩子1000这个数字,她其实是没有概念的,蒙氏教育则是让她通过教具的数量先知道1是多少,10是多少,100是多少。
其实蒙氏教育并不是什么很伟大的发明,它只是一种遵循人类自然生长发育的引导方式而已。
很早以前并没有蒙氏教育这一说法,而现在大家开始重视起来的原因是现在的我们已经满足了基础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现在的孩子接受的教育又都是大同小异,应试教育使孩子们大多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宝贵的专注力,走上社会后都是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又开始追本溯源,接受了这种“快乐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