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婚姻育儿
相亲的背后:被瓦解的农村社会

相亲的背后:被瓦解的农村社会

作者: 橙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09:17 被阅读0次

    “都是阿爸催催,我们才见面几天,怎么决定订婚啊!”阿祥在电话里这样跟父母拌嘴,因为相亲,他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时间不到一周。

    阿祥今年22岁,按照农村的算法虚岁23,他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了,现在算来已经步入社会有6~7年,在工厂当普工是他主要的工作经历。

    见面几天,就决定订婚,这样的事在农村屡见不鲜。笔者甚至见过,吃一顿饭就相亲成功直接订婚的,比买沙发的选择还要鲁莽。这样的事,在“现代人”看来匪夷所思,在农村其实很常见。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代表着一种固化的传统社会。

    首先,在农村关系重于一切。在稳定的熟人社会中,人更多的被要求社会属性,而不是个人的属性。结婚,是这一现象的最好阐述。

    举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在《红楼梦》,贾府是不折不扣的官宦人家,可是看他们所有人,竟没有一个人是自由的。贾宝玉喜欢林黛玉,可终究取的还是薛宝钗,他厌恶科举,最后还是中了进士。在贾府这棵大树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其实很难去反抗违背的。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父亲曾告诉笔者“人情大世界”,颇似名联“人情达炼即文章”。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一书提出了一个概念,“差序格局”,它指的是在农村关系像是水纹一样,一圈圈的同心圆向外扩张。

    在南方,宗族气息比较重,关系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的六度空间理论,在农村不会超过3度。其关系由大到小,分别为:同村>同姓村人>大家族(上溯8、9代为同一祖宗,拜同一个祠堂)>小家族(上溯4、5代为小家族)>大家庭(以3代,父母的兄弟姐妹)>小家庭。

    在这样的剥洋葱式的关系,结婚不仅两个家庭的重组,甚至两个家族的重组,“政治联姻”实在是有它的群众基础。所以,才会出现人应该结婚,当事人怎么想法反而不重要。

    其次,心急的父母为哪般?在农村,大家特别喜欢相互比较。父母会比较同龄人,特别羡慕对方有孙子带,这样可以“名正言顺”的退休了。

    一方面,对于农村,根本就没有退休不退休这一说,不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公职人员,退休就等于没有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工作是获得存在感的一种方式,如果丢掉工作会缺失价值感。而给子女带孙子,确实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能够让父母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最后,农村和城市的界限。我们经常会提农村,那农村的范围在哪里?按照经济发展、行政单位、成员观念还是移民程度划分都说得通。还可以按照户籍制度来划分,有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可以按照是否以农业作为主要的生存手段来划分。但不管哪种划分,都不是绝对的,城市和农村没有绝对的界限。

    模糊的界限,导致一个自我定位的迷失,“我”到底是一个城市人还是农村人,说大一点到底是哪里人。“我是谁?”当这个问题不是脱口而出,而是认真的反省的时候,会出现极大的恐惧和害怕。

    旧有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正在建立,我们所要做的都是清晰定义自身:为什么而活。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说“人来世上走一遭,就是为了在离开的时候更纯净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亲的背后:被瓦解的农村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xk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