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敲下这段下第一个字的时候,我不知道我这周要写些什么,因为再过一个半小时,就到最后的期限了。传说的拖延症又一次发作了,之前一篇也是截止日期的上午写的,总想准备好了,想等有一个完美的创意,再开始动笔,奈何这样的时机迟迟没有来。
虽然在这一周中也说了无数的话,念头也刹那飞转,但是并没有记录下来,在脑子一晃而过,是缺少一个机械键盘吗?是手机没有锤子的闪念胶囊吗?还是缺少随身的记录本呢?好像都不是,那天听到吴伯凡在《伯凡日知录》关于拖延症说法,一下子击中了我,反复听了数遍。
“以拖延症为例,我们也意识到这是一个病,得治,但是也意识到真正要治好这个病其实是非常难的,除非你有一种决绝的勇气,深切的意识到不治好这种病我会死的,那你就要想尽办法去治。这病不治它也不死人,在意愿上已经大打折扣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只要意愿上一打折扣,结果就会大打折扣,最后就会不了了之。”
仔细读读这段话,身上能起鸡皮疙瘩,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就在这里吗?那些拖延的事情,不都是没有决绝的勇气去做吗?不写反正也不会死,也没人来说我,最多只是内心稍有不安?不锻炼也不会马上就死?吃两口甜点,也不会马上就死?如果过没有人知道自己要减肥,那更无关紧要了,对自己负责的压力会更小了。
把要完成的目标大声说出来,让别人来监督你,让自己没有退路,这算是社交压力,也会增添完成最后目标的可能。有时适当的高调也是需要的,把要完成的目标喊出去,会给最后的目标达成很大的动力。
参加以完成一定目标的团体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之前参加过为期21天的饱瘦健身,一个月不吃碳水化合,加上运动,瘦掉了20斤,但是过了那段时间,实在舍不得对自己那么狠,慢慢恢复了体重。同样自己能跑15公里,也是参加了跑步者说的百人白天计划,在自没有决绝的勇气的时候,参加这样的团体,算是一个社交支持,效果是明显。人就是意义的动物,非要给自己一定的压力,否则往往会无疾而终,对此深感痛心。
所以当自己开始想要坚持写作时,找到了“007写作群”,至少已经在截止日期两次挽救了我的拖延,至少现在还写作。听到吴伯凡老师深刻的分析后,我觉定再下一个决心,不写会死的,写作是我下半辈子必须要坚持,必须完成的事。而且必须写好,不能拖延。从个人性格的角度来说,我就不发朋友圈了,怕被人议论。
同时想起戒烟的事,一度戒烟一年,最近前几天开始复吸了几次,虽然量不多,但是我知道这很可怕,如果不是看到吴伯凡老师的文章,我估计又会慢慢的不加控制了,这次我把没抽完的烟,狠狠地扔进了垃圾桶,对自己说,不戒烟会死的,而且吸烟确实会让人早死,下了这个决心后,到目前为止疗效良好,即使在喝酒后非常想 抽烟的时候,还是坚持住了。
我们往往对自己太好了,并有决绝的勇气,我们不愿意为难别人,更不愿意为难自己,为此我们可忘记事情本来的样子。有些事可以有中间地带,在战胜拖延症这件事上,只有“是”或者“否”,就像怀孕,只有怀上和不怀上两种状态。
有决绝的勇气立下明确的目标,并且寻找社交支持,这是我目前战胜拖延症最好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