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顾名思义,用来记载日期。日历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也说明了日历在生活中的作用。
我们说的日历,更多的是指纸质日历。当然,现在很多人觉得纸质日历用起来麻烦,电子日历变得流行起来。电子日历用起来方便,设置好之后无需操作,每天就会自动更新日新,甚至还能显示温度。这是技术的进步,但相比于纸质日历,总是觉得少了一点什么。
我家用的还是纸质日历。每到年底,爷爷都会从店里买回一本新的日历,到大年初一的这一天,郑重地挂在墙上,取代了上一本日历的位置,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
在我看来,传统日历的可撕取设计很有意义。每天早上撕掉前一天的日历,给时间增加了仪式感,意味着昨天已逝,今天已来。撕掉的日期再也无法回到日历上,今天的日历也终将会被撕去。失去的追不回,拥有时更应该珍惜。
日历是记载时间的,这是日历最初存在的价值,但我们能够赋予日历更多的意义。果壳《物种日历2020》便做出了这样的尝试。在一年366个日子里,记录了366篇生动有趣的物种故事。知识的大海,是无数条河流填充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细小的支流。
《物种日历2020》由果壳网发布。果壳的口号很有意思——“科技有意思”,一般来说,科技都是深奥、无趣,甚至是枯燥的。我们可以不主动去探索科技,但我们至少得去了解它,而果壳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试图唤起大众对科技的兴趣。《物种日历2020》就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本分与创新的结合
《物种日历2020》是本分的,因为它看起来的确就是一本日历,和普通的日历有一样的轮廓。当它立在桌子上的时候,粗看起来和常见的日历并无二致。
这种本分并不是黑点,相反,我倒认为是一种闪光点。我们需要创新,但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要去颠覆传统,很多时候,恪守本分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有时候,坚守本分比创新更难。因为在创新的过程中,只要做出了改变,都可以被认为是精神可佳,无论这种改变带来的结果究竟怎样。人们在创新过程中犯的错误总是容易被原谅,坚守本分则需要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你要面对很多无知者的质疑,并始终坚持原则。
这种整体设计是它作为日历的本分,但毕竟是一本非常规的日历,自然也有创新之处。
细节设计很用心,无一不透着一股精致,有日历贵族的气质。材质,封面设计,甚至是镀金的字体,简约不失大气,仅仅看做一本日历是不够的,更像一个工艺品。
记载日期,也传递知识
作为一本日历,记载日期是本职工作。很多时候,我们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已经实属不易,能够更进一步,就更好了。《物种日历2020》就是这样“更进一步”一本日历,除了记载日期,同时还能传递知识,并且通过每天一个故事的方式,告诉你,科学可以不那么无趣。
从日历的名称我们就知道,日历里面是关于物种的故事。物种,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地球上的物种以百万计,但物种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概念,因为人的自大和过分的自我关注,总会忽视别的物种,却不知道,我们人类,只是物种大家庭中的百万分之一。
对于不熟悉的物种,我们缺乏了解的渠道;对于经常可见的物种,我们习惯性地忽视,并不了解它们的故事。这本《物种日历2020》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途径,每天在看日期的同时,也在看一个故事,故事中传递的知识,总会被我们或多或少地记住。
这本日历依然保留了传统日历可撕取的设计。我们撕去过去的时间,就像跟昨天进行一场告别,但与传统日历相比,我们在为逝去的时间感到惆怅的同时,多了一份获得知识的喜悦。我们拿在手上的,不仅仅是记载过去时间的一张日历,还是一张知识卡片,目视之处,经常可见,总会有所收获。
我们知道了更多关于物种的故事,似乎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实际的肉眼可见的利益,但是知识本身就是非功利性的,我们填充了内心的贫瘠,与其他并不常见的物种多了一份熟悉。
就像这本《物种日历2020》,首张日历上面的图片是一张大熊猫,以及关于一篇大熊猫的故事。我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但是我相信,我终会看到。那时,我一定会想起来,在这本日历,我见过它,还会想起它的故事。
这是一本日历,也是一本科学故事书。366天,每一个日期都被记载,也终将会被遗忘,但那一个个故事,会始终保存在我们脑海里的某一个地方,在某个地点某个时间,我们的记忆会被唤起,哦,我在日历里见过它,还知道它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