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时候写感悟写心得,一定要做关联。
不能只写感触,一定要关联到自己的具体场景中。
就好像,我们要告诉别人一个道理,只有逻辑推理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案例支撑。这样才有说服力,同时读者才能更好地调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去匹配这个感悟或者知识。
比如,我们提到对什么事情没有兴趣,或者说某一个知识没有用,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这件事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深入,不擅长,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技巧。
举个例子:
打台球有什么意思,两个男人围着一张桌子的球转,拿着杆往洞里打,简直浪费时间。
但,如果你懂得短杆、中杆、长杆、高杆,并只能怎么发力,能够计算出击球之后的轨迹,你会感觉其乐无穷,玩一天都不会觉得枯燥。
再比如,看电影,除了故事情节,如果你再知道一些摄影知识,那么你就会留意电影的镜头切换,背景,长短镜的推运,如果你再熟悉一些编剧知识、电影中不同时代的服装设计、道具制造……可能你会觉得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我还想到,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窦文涛说: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没感觉到什么地方要用微积分。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说:你知道为什么你用不着微积分吗?因为你不会。但凡你会微积分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世界里面到处是用微积分的。
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你觉得这件事没意思,或者这个知识没用,大概率是你不会、不懂,没掌握细节和技巧。
那么如何提升一件事的兴趣?方法不就出来了:不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多维度验证。
比如我喜欢读书写作,但我还是会不断地学习不同的读书写作技巧,为的能在阅读写作中,从更多地维度践行。
举个例子,我前阵子回看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突然发现,在《重新认识做到》章节中,
成长究竟是什么呢?成长的定义很简单啊,想到之后做到。如果想到之后不会的话,那么就去学,学到之后再去做到。很多人的生命最终为什么意义不大呢?很简单啊,想到了、说到了、知道了、学到了,可惜最终并没有做到,于是,不了了之。
所以说,没有什么比“践行”更重要的了。我很喜欢我们的一个读者的留言里的一句俏皮话:“人至‘践’则无敌”,确实如此。
提到如何做到一件事,上面一段还在讲要学到,做到,在强调做到,但第二段突然就所“践行”了。
虽然,我明白老师的意思是在强调“执行、去做”的价值,去“践行”才能“做到”,但我越来越觉得“践行”到“做到”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觉得做到是事情做成,践行时开始做(关键是后面也没有提如何从“践行”到“做到”)。
就这个问题,我在前几次阅读中都没有发现,最近开始分析写作技巧,段与段之间逻辑的时候,发现即便是李笑来老师逻辑上还是有让人疑惑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