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萤火虫小巷》书评

作者: 山村静听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9:30 被阅读162次

    妈妈请再爱我一次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大阳从西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这是一首在台湾诗歌比赛中获得金奖的小诗,当我第一次读到时,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往事历历浮现,那种想回去却又回不去的纠心,只能坐在在如今的旧椅中让时间悄悄溜走。那些过去不以为意、甚至有些憎恶的日常,已经成了今日遥不可及的念想。母亲啊,妈妈,唤你千万遍,也到不了与你相依相存的过往,你我就算终日相见,却也渐行渐远,我说的你不懂,你唠叼的我厌烦。

    《再见,萤火虫小巷》书评

    当我读到《再见,萤火虫》时,这种感觉再次涌现,数次让我潸然泪下。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份伟大的友谊,这友谊支撑了主人公塔莉人生怕全部。当塔莉从十四相识的好朋友凯蒂在四十岁因乳腺癌而撒手人寰时,她的人生骤然崩塌,她不再有家人,不再有朋友……。显然,这更像是一部关于友谊的书、关于生死的书,为什么我却看到了母子相依的深情?

    本书确是从凯蒂离世后对塔莉和他家人的影响着笔,分别以凯蒂的好朋友塔莉、凯蒂的丈夫强尼、凯蒂的长女正值青春期的玛拉为主要线索展开,但我真正看到的却是孩子对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情感依赖,而这依赖对女孩子尤为重要。

    孩子成长终究要独立出去,男孩子另立门户总是一点一滴的慢慢开始,而女孩子则是一下子的放飞,如果在成长中她没有在父母身上吸取足够的能量,那么人生中的第一次飞翔有可能砸得她们粉身碎骨,命运难再有回旋的余地。所幸,现在开放的世界给了她们更多重新来过的机会,但经历过的伤总会留下无法抹去的疤,在这里,我敬告所有的父母,放下你的自以为是,陪好她们人生中仅有的一小段不太长的路,让她们日后可以平静面对风雨的侵袭和炫目烟花的照耀。

    我们还是是书中的故事讲起吧,书中以凯蒂为粘合剂,把本不相干的人粘在一起:她的父母、她的朋友、她的丈夫、她的儿女。在这些人中,我认为至少讲了三个不同时代不同版本的少女成长之路。

    《再见,萤火虫小巷》书评

    一、塔莉的母亲多萝西在肮脏的父权下成长

    在上世纪50年代,种族偏见在美国还很盛行。身为乌克兰人的父母,下定决心融入社会,做个真正的美国人,他们要求多萝西老老实实低头做人。在多萝西14岁时,她问了一个关于乌克兰人的问题,被父亲狠狠地抽了个耳光。当她向妈妈哭诉时,母亲却毫不为意地认为是她做错了什么。或许在那个时代的乌克兰人,认为父权是不可挑战的,家里的父亲做什么都是对的,就算明知是错,也要服从与掩盖。

    14岁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当多萝西还没有意识到青春期带来的反叛时,她的父亲却对她下手了。她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起先对她是憎恶,而后是害怕,她叫多萝西闭嘴,不要像疯子一样瞎说。可多萝西明明知道,妈妈已确实知道了真相,为什么却总不相信她,所以她就越辩驳。但辩驳的结果是多萝西被送进疯人院进行了非人的治疗。从疯人院回来后,恶梦没有停止,她的父亲迫不及待地来到她的房间。

    父亲的龌龊,母亲的懦弱,让多萝西选择了离家出走。在17岁与爱人雷夫生下了塔莉,却在无力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职责时,这个临时组建的家庭走向了分离。后来,多萝西又在寻找雷夫的途中染上了毒瘾,走向了堕落。

    《再见,萤火虫小巷》书评

    二、塔莉在留守儿童无望的等待中成长

    年幼的塔莉被外公外婆带回来后,很少见到自己的母亲。她执拗地想着她、渴望着她,但每一次与母亲的短暂会面,都会给她带来更深地伤害,一次又一次地将她抛弃。她的母亲已改名为“白云”,是一个嗑药的堕落的疯人。

    可是孩子对母爱的渴望,让她从不在乎白云的恶劣态度。在塔莉14岁时,曾和母亲在萤火虫小巷住过一段时间,在这个时候,她碰到了一生的挚友凯蒂。从此,与凯蒂的友谊填满了她的一生,但总也填不满她对母爱的渴求。

    塔莉热情如火,洒脱奔放只是为了掩盖内心孤苦的表象。凯蒂死后,她失去了最后的依靠,得了恐慌症,她朝一根水泥柱撞了过去……

    《再见,萤火虫小巷》书评

    三、玛拉在不懂珍惜的富足条件下成长

    玛拉是凯蒂的女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成长。她的父母相爱,家庭富足,但青春期的孩子,要的不是这些。他们想挣脱父母的管束,尝试与以前截然不同的种种,讨厌千篇一律地生活,……。玛拉与关爱她的母亲不合,总是争吵、刺伤,她讨厌母亲的唠叨与管束。

    但随着凯蒂身患癌症,母女俩这种相看生厌的日子越来越少。越来越依恋母亲的玛拉在自责愧疚的情绪中,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离去,她无法承受这沉重。然而,同陷悲伤的爸爸强尼却无暇顾及儿女的感受,只一心想逃离这伤悲。况且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女儿,一直是凯蒂的职责,强尼不知如何走近她,与她沟通。

    玛拉无法排遣的苦闷使她在乖乖女的假象掩藏下,一步步滑向理智的深渊。她自残,一次次用小刀划伤自己,与玩世不恭的吸毒男孩帕克斯顿鬼混,一起离家出走,住在破烂不堪的地下群租房,吃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剩饭剩菜。

    《再见,萤火虫小巷》书评

    在这三代人的成长印迹上,都有与孤独相处的痛彻心扉和对爱对理解的强烈渴求。虽然她们都行走在热闹的人群,被亲人包围,但对母亲对母爱的本能渴望,却没能得到满足。在《再见,萤火虫小巷》这本书中,并没有多少描写母子情深的画面,为什么我会说这里面的母子情深打动了我呢?

    在这本书里,三对母女都是隔阂的,并没有什么感动的情节可供描写,但就是这种无可描写的描写,触动了我们的每一根神经,触及了我们的每一道伤口。有多少次,对母亲的关爱到最后变成了一次次的远离;又有多少次,对儿女的满满爱意换成了一句句呵斥。于我们又有多少次重来的机会?在重来的机会里,谁又能保证不走上先前的老路?

    父亲与母亲的不同,于我们生命的开始就已决定。父亲只有扔下,我们的生命才能开始;而母亲,正是接受了父亲扔下的东西,并用全身心的骨血精养,用自己的每一次同呼共吸才造就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与父亲的最终相见,不过是一次失而复得,在这次失而复得的相见里,或许是惊喜,也或许是惊吓、冷漠与嫌恶。惊喜的,你就是他上辈子的情人,他就是你这辈子最坚强的守护;嫌恶的,你只不过是他身上的一块死皮,像垃圾一样地把你弃之,而你却无脸无皮的长成了人形,所以他只能惊吓地对你表示冷漠。

    母亲,那个永远无法与我们真正分离的人,我们总是无理无由地念着她,或许自你一出生便没有母亲,但当你无论是碰到高兴的事或是惊骇的事,总会不由自主地叫出一声“我的妈呀”。如果不能得到母亲的爱,不能得到母亲的理解与关系,我们就一生都在饥渴当中。

    妈妈,请再爱我一次。就算你给得再多,我也还想多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见,萤火虫小巷》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hk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