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一天,因为老公临时有事,Lin独自去中山音乐堂听了一场古琴音乐会。结束之后,打算乘地铁回家。跟着散场的人流往外走,发现竟走错了方向,西门出口离地铁站还有很长的一截路,她看了一下时间,晚上9:30,还不算太晚,于是她索性既不打车也不坐地铁,先走一段路再说。
这是很久以来,Lin 第一次在这么晚的时候,在北京城里独自漫步。或许是因为刚刚听完慢节奏的古琴演奏会,内心变得更平和了。她想一个人静静地走一走,慢慢体会一下夜幕下的北京城。
出了中山公园西门,人流渐渐散开,她往北朝着回家的方向走去。
要说公园西墙外的这条街,应该是全北京最安全的街道之一了,路两边的独门大院里住着“长老级”人物,门口都站着士兵门卫。
这一段街的路灯并不太明亮,这更平添了几分幽静。路上的车和人都很稀少,除了个别晚上出来健身走路、跑步的,或是下晚班的,几乎没有什么行人。游客更是少见。
路边的店铺并不多,基本上都关着门。偶尔有一家小卖部在进货,塑料货框里装的是面包,还有老北京酸奶,那种厚厚的白瓷瓶传统包装,一时间Lin竟然有拿起一瓶,然后插上粗粗的塑料吸管深吸几口的冲动。想起多年前,Lin第一次喝到这种酸奶,还有些不习惯,一股“酸腐味儿”,后来很快就喜欢上了,就像北冰洋汽水,成为了一种老北京美食的记忆。
再往北走,就是文津街了,它是传说中北京城里最美的一条街。
老舍先生曾经在《骆驼祥子》里这样描写文津街:“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
文津街呈东西方向,街道并不算长,只有数百米,但是却收存了很多文化古迹。文津街中段有一座古桥,横跨北海,桥的南边是中南海,北边是北海公园。早先桥的东西两头各立着一个牌坊,上面分别写着金鳌和玉蝀,所以又称金鳌玉蝀桥,后来50年代为了拓宽路面,把两个牌坊拆了,很可惜。桥的两边原来是石雕护栏,也改成金属护栏。透过北边的护栏,依稀可以看到北海公园远处山上的白塔,近处的水面上,有散落停泊的小船,让你想起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继续走着,不远处,看到有一处霓虹灯,挂着一个大大的红红的“串”字,印象中夏季的时候,挂这种“串”字招牌的饭馆,门前可能会有一个热闹的大排挡。然而走近了看却是一家面馆,一个很小的门面,屋里透着黄色的灯光,像住家一样。对于走夜路的人来说,这点光也足够带给人一丝暖意和希望。
人行道上,有清洁工在清扫路面,一下一下“刷刷”的声音,在宁静的晚上听起来格外清晰。一辆运垃圾的车开过来,司机熟练地用机械化方式把路边垃圾箱里的垃圾倒进车厢里,很快又开走了。Lin在想,这个城市里,有多少平凡的人在做着平凡的事,没有这些平凡,又哪里来城市的光鲜。所谓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珍惜互爱吧,还有永远的祝福。
再往前面,路上的行人更少了。Lin想起大学毕业刚到北京工作的时候,经常和男朋友下班以后,骑着自行车从北三环外面到城里逛,东四、西四逛夜市逛小吃,周末到王府井、西单逛书店,节日到广场看灯。很简单也很快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城里的夜晚变得安静了。渐渐地,人们都宅在电脑前,活在手机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究竟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不知什么时候天上开始落起雨点,时间也更晚了,尽管Lin觉得意犹未尽,也只能叫车回家了。
不记得是林语堂还是其他哪位大家说过的话,记得啊,慢下来,别忘了看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