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怎么泻、怎么补?

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怎么泻、怎么补?

作者: 多彩程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21:11 被阅读0次

传统中医对身体的判断分为八纲辨证,辨阴阳、辨虚实、辨寒热、辨表里。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虚症和实症。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哪里虚?很多人知道自己这里虚哪里虚,也多在交流这样补、那样补。可对于错综复杂的身体,究竟怎么虚怎么实?究竟怎么泻怎么补?我们确实需要在概念上和办法上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和把握。

什么是虚症?

就是指人体正气不足的症候,人体会出现两个方面的下降:一是生理机能减退,二是抗病能力变弱。大体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舌嫩无苔、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什么是实症?

所谓实症,是相对于虚症来说的。所以也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身体某方面“虚”了以后,会导致内部机能障碍引起的气血郁结、水饮、停痰、食积等内病滋生。如急性热病高热、口渴、烦躁、谵语、腹满痛而拒按、便秘、小便短赤、舌质苍老、苔黄干燥等。二是身体虚了以后,外部病邪趁机侵犯身体,导致人体中“外毒”,所“邪气盛则实”。

所以,在治病、养生、保健方面,首先应该解决的是“虚”,身体不虚了,别管内病还是外病,谁也奈何不了我。其次,在疾病康复方面,首先解决的仍然是“虚”,身体强壮了,内魔和外魔才会通通被赶走。

虚症分为几种呢?

可分为四种:“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这四句话虽然不能涵盖辩证的全部,却通俗易懂地告诉了我们所谓虚症的典型表现。

怎样再加深一步理解这四句话呢?所谓阴,就像人在晚上,身体温度下降。如果阴虚,身体不能“藏阳”或“抑阳”,就会“发热”。所谓阳,就像人在白天,身体温度上升。如果阳虚,身体不能“升阳”或“抑阴”,就会“发冷”。血滋养人体就像养花,血虚就像花儿缺水,就会干枯凋谢,“发燥”。所谓气虚就是人体有化学反应到物理变化的转变机制出现问题。

中医学认为气、血、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或者同时出现,也就是说,许多症状不仅见于一个症形,还可见于许多症形当中,需要和其它症状结合起来一起考虑。因此,我们还要再结合各种虚症的具体分析来理解和掌握。

一,气虚症——

这里的“气”主要是指器官的功能和生理转化的能力。

肺气虚者:症状为咳嗽声音低、咳痰无力,易得感冒。这个“气”虚,一是指肺功能(下降),二是指血转化为气(卫气)慢或少。咳嗽不能全力,不能快速地咳痰完毕达到自愈。易得感冒,就是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身体伤害身体。这样的虚,补发就是“以清为补”,清肺化痰的食物加上前胸后背肺区刮痧拔罐清瘀,肺活量增加了,纳氧量增加了,肺率加快了,气血转化也就加快了。

心气虚者:症状为面色苍白、健忘、心烧等。这个心“气”,就是指的心脏跳动的快慢,心率缓慢,脉搏无力,远端供血就会不足,表现就是苍白、健忘等,心烧就是冠心病的典型表现,严重者伴随打嗝。这样的补法,就是疏通冠状动脉,引血给心脏补血。

肾气虚者:遗精、夜尿多。这个气虚,就是肾脏部位小循环瘀堵,血不能及时送到,不能及时转化成“气力”,来控制精、尿等功能的自然发挥。

脾气虚者:饭后胃部胀满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能差,饭量少。这个“气”虚,实际指的是肠胃蠕动功能(下降),食物不能顺利地在胃、大肠、小肠等各个部位消化吸收。这样的补,就是清理肠胃部位的结节,达到肠胃部位的“活血化瘀”,让肠胃通道畅行无阻,肠胃功能才会发挥正常。

二,阴虚症——

阴虚症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具体又分为:

肺阴虚: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睡眠状态下出汗,醒后出汗自止(俗称盗汗)。

脾阴虚:不思饮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恶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消瘦。

肾阴虚:腰困腿软、足跟痛,手足心热或兼有心烦热,失眠盗汗,遗精,脱发、齿摇。

肝阴虚:头晕、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梦,指甲光泽度差。值得一提的是,肝肾阴虚常常同时并见,肝阴虚可到肾阴虚,肾阴虚常可致肝肾虚。

阴虚症实际就是“心劲小”的血虚,心脏泵小了,发动机转速慢。这样的虚,就是“强心”为补,把心脏功能修复正常,各种虚症自然康复。

三,阳虚症——

常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阳虚症在夏季症状较轻,冬季症状则加重,且常由气虚症进一步发展为阳虚症。

脾阳虚症:食欲减退,胃部喜欢温热,按压后胃部舒适,口淡无味,喜欢热饮,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水肿,面色虚白,女性白带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肾阳虚症:腰部、膝部酸困、发冷,肢体怕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浮肿(以腰下多见),阳痿遗精,女性表现为不孕或黎明前脐周围作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消失。

心阳虚症:心慌,胸闷,胸憋气短,心中空虚,易受惊吓,惊吓后心中惶惶不安,甚至心前区疼痛。

阳虚症实际上就是我们经络瘀堵型的血虚,就是管道不畅通,这里瘀那里堵,血液送达的慢,或者送达的少。这样的虚症,就是疏通为补,以泻为补,把堵塞管道的障碍清理掉。管道畅通了,供血正常,各种虚症就自然康复。

四,血虚症——

面色发黄或面白无色泽,口唇颜色淡,头晕,失眠,女性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皮肤无光泽,头晕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指甲苍白,头痛程度较轻,遇劳累后加重,常兼有气虚的症状,如懒言少语,疲乏无力,汗多。

心血虚:心慌,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唇舌色淡,多发生在体质虚弱者。

肝血虚:看东西时两眼昏花、干涩,指甲无光泽、色淡、脆而薄,甚至变形,夜盲,看东西模糊,耳鸣,手脚肢体麻木,体形消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失眠多梦,易惊醒。

血虚症实际上就是“血总量不够”的“血虚”,就是我们说的“水库”没水。 这样的虚症,才是以补为补。

从上面各种虚症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所谓虚症,其根源就是“血虚”,而“血虚”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络不通影响血液循环,二是心脏马力不足影响血液循环,三是血总量不足影响血液循环。

⊙文章来源:本文为平台原创或网络资源整理文章,不确定因素请咨询相关专业技师或医师。若涉及版权,请与小编联系,小编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怎么泻、怎么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jb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