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和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从小生活在平静的山村,父母老实巴交,几乎没有接触过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太单纯。
小时候也曾和一群男生东奔西跑,干过不少缺德事,比如踩坏别人家的菜地,弄脏别人刚洗的衣服,折断新长出来的草药。。。曾经也是活得像一个野小子。如果按照那个样子生活下去,也许现在的我不会变得这么内向吧。
初中开始就开始了全新寄宿生活,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在家里呆一天半又回学校。那时候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母亲去镇里的小工厂做事,父亲也每天都去帮别人建房,白天家里是没有人的。有时候我在想,还好爸妈给我生了两个妹妹,不然我的生活该有多么孤单啊。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几乎每次放月假回到家,家里都是空无一人,安静地连家后面的山上有几只鸟飞过的声音都可以听到。当时自己觉得那种安静太过恐怖,会让我真实感受到自己就只是一个人,所以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有点说话的声音让人有安全感。
寄宿制的学习生活和之前的的生活时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一切都被约束了起来,再没有时间去河里捕鱼捉虾,一起疯狂的伙伴也不在一起了,自己的性格也就慢慢的开始变内向了。班级里也有一些很外向的人,他们从来活得很潇洒,他们从不担心什么时候要交作业,从不担忧老师考多少分,没事还会吵吵架什么的,老师也不太管,他们形成了一个团体,而我却是难以融入他们的,或许说自己内心不愿意去融入他们。农村人的观念很简单,读书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考试拿到一张奖状就能够得到一群大人的表扬和羡慕。当我开始执着于不被邻居家的孩子打击的事业时,我已经很少做外向奔放的事情了。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自己知道。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的成绩从来都不拔尖,从来都不是老师眼中优秀的学生,我只会做一些让自己感觉自己很努力的事情,但是每一次考试的结果都只够让老师说一句“有进步”,而不是“考的不错”。在生活中总能够遇到一些人,他们不用很刻意去学习就可以知道很多东西,不用很努力但是却可以考出比我高得多的成绩,他们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打击我那不多的自信心。
当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人跑在你前面的时候,慢慢就会习惯了。慢慢地我习惯了不去争抢一个东西,慢慢地在外人看来我原本就是一个内向的人,慢慢地我已经也习惯了自己的性格,也承认了自己的内向,每次看到别人口若悬河灿若莲花地说话,自己却只能唏嘘短叹暗暗羡慕。习惯真的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