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
那些自带流量的互联网App

那些自带流量的互联网App

作者: 思涵_ | 来源:发表于2017-07-17 00:28 被阅读89次

    “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两个互联网产品及理由?”

    最近被人问到这个问题,一时有点怔。

    于是,我火速扫了一眼躺在手机桌面上的一干App,沮丧地发现大部分都是基于生活刚需(购物、打车、外卖...)安装,少有因为兴趣或者喜欢而保留的产品。

    但是,我一个在互联网圈里摸爬滚打了2年的运营喵,岂能被难倒?绝不! 至少,我可以大谈特谈那些被业界奉为教科书级的运营典例。

    然后,我搜肠刮肚一番,上演老司机模式:

    滴滴&UBER曾诞生不少经典营销案例

    滴滴:补贴大战,刷屏级花样红包玩法,瞄准了两端用户的需求,最终笑傲出行;

    Uber:一键呼叫CEO,用Uber找工作,找对象,还有频频成为话题之王的跨界营销,城会玩;

    淘宝:造节鼻祖,双11全民购物狂欢,精准流量分发,GMV屡创新高;

    ......

    既是基于刚需,这些自然都是打开率相对较高、付费意愿足够强的产品,但用户的忠诚度几何就不敢说了,对于我,通常红包导向(囧)。

    还有一些APP虽则在用户规模、活跃度、变现能力方面难以与其匹敌,但用户粘性却要高得多。比如:

    自带口碑和流量的APP

    01

    网易产品群:网易,一家自由派公司,旗下产品也带有这种率性,虽起步晚、却步子快,用户口碑一路直线上飙。随便举几个——靠歌单和评论突围的网易云音乐、体验流畅的网易云课堂、“有态度”的网易新闻客户端、自营的跨境电商网易考拉和ODM模式的网易严选。

    02

    知乎:冷启动邀请制,奠定了知识问答互动的社区氛围;依赖一套好的筛选机制和个性推荐,总能让我看到优质且感兴趣的内容,没有因为开放平台而失去调性,也没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现象。

    03

    豆瓣:虽然一直陷在文艺基因和商业变现的博弈中,早就该上市或者成为独角兽了,却只能有点尴尬地活着;在这个文艺让步功利的时代,它也许不那么叫座,但始终有一群人随时愿意起身叫好,它就永远倒不下死不了。

    04

    果壳:一个“让科技更有趣”的社区、平台、世界。高质量的PGC内容,包裹以生动好玩的外皮,不仅狂揽了科技爱好者,普罗大众也喜于吸收。从果壳到在行再到分答,姬十三带着它的团队一直在知识分享的国度耕耘,诠释了一种独特的初心。

    05

    Bilibili:单就它上线之初注册的门槛之高就已经为圈内人津津乐道了,可见其团队对精准二次元定位和调性掌控的理性;至于后来的弹幕文化,对up主的激活,种种走心的动作之后,后来居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06

    KEEP:科学标准化的训练内容、KOL达人的示范带动、打卡&鼓励分享的产品机制,让健身走下遥不可及的神坛,打破缺乏方法论、昂贵烧钱、难以坚持的痛点,掀起了一股全民运动健身之风,"你的24小时私人健身教练"、“自律给我自由”等slogan无不沸腾。

    07

    VUE:短视频内容风口的明星产品,虽然我还没开始用,朋友圈已经吃了好几口安利;据说是一款人人都能都拍电影的App,强大的剪辑、滤镜、视频细调,激发着人的创意和审美,关键是专业却不高冷,方便好用,记录生活首选。

    08

    小红书:内容电商的成功典范,因有真实用户背书,每一篇优质笔记远比一般电商的商品详情页来得有说服力,自然,剁手转化率也更高。

    09

    简书:简书的专题投稿机制(80%流量由首页推荐贡献)给了新人和好内容曝光的机会,它除了是一个内容平台,还是一个原创氛围浓厚的社区,仰赖一个以核心用户组成的志愿者主编团队,才能坚持以高的标准识别好的内容。

    10

    蚂蜂窝游记:一度着迷于它个人主页里在地图上点亮足迹的功能设计,像是旅行者的勋章,成就感满满。鞭策我一个穷学生,在大学期间,硬是从牙缝里省钱玩转了5个城市。

    ......

    这些产品一般聚焦某一小众领域,或者有独特鲜明的产品气质,起步时运营稍一发力,后面都是自带流量,即很容易形成口口相传、自发传播。

    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任性融资烧钱的时代了,产品如果还不能自带流量,凸显用户价值,仅靠着运营生拉硬拽一些用户过来,也无法长久。

    你呢,你会第一时间想到哪个?欢迎留言探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自带流量的互联网App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pt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