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开背经47:二手相摩,妄生诸相;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

东开背经47:二手相摩,妄生诸相;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

作者: 东开 | 来源:发表于2020-08-22 20:39 被阅读0次

    标题1:▍东开背经47:二手相摩,妄生诸相;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

    标题2:背诵楞严经:会通四科中的受阴和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要背诵的这段经文如下: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思蹋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注音:譬pì如有人,百骸hái调适,妄生涩sè滑,臂腕wàn骨髓suǐ,谈说酢cù梅。


    上午复习,下午背诵,晚上写记录,这似乎在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常态。但是我的原计划是上午完成这些事,现在看来不可能了。本来以为长期的投入会增加我做这些事的效率,按我现在的进度,恐怕过一段时间用整整一天的时间能不能完成任务都不好说。

    也不能这么消极地想,比如前几天在“显见离见”左右就觉得自己要完不成了,结果还是完成了,而且后天就开始第三卷了。我的效率也不是一直都慢,而是和状态有关,有的时候一犯傻,一个小时也背不下来几句话,有时候熬到最后快撑不住了,结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清晰的脑筋又回来了。就开始迅速地分析,差几句话?可以分成几段?哪一段需要多重复几遍?变个花样似的把难背的背诵下来,这些都很清晰。

    状态好的时候也会意识到什么时候该休息了,而且休息的时候心里不乱,过一会儿回来接着打坐背诵,还能接上。这里面有不确定性,不宜妄自菲薄,别着急,走一步看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峰回路转也不是没有可能,一切都在变化,怎知不是朝好的方向发展呢?

    今天的这段经文,包括“受阴”虚妄和“想阴”虚妄两个部分,让我想到了“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现在背诵经文不过是文字上的事情,真是实修相应了自然不得了,比如《楞严经》后面的“五十阴魔”就足够庞大了。无论是坐上心经般若的船,还是楞严经上的“五十阴魔”的船,都是可以到达彼岸的,什么法门都可以,相不相应,人心自知,不从外得。

    我也知道光是背诵是远远不够的,感觉自己现在的阶段就是这样,或人生或生活,有了业障受了苦果,心里一念发明,这才知道人身难得,学习佛法好。逆境多的时候,自然有一个监督的作用,但顺境来了就不太容易应对,吃了一根雪糕时都让自己的身心被这种滋味包围了,这五阴习性真是深入巨海啊。

    想了一想,也不能总说这么丧气的话,要不然“十番显见”中的种种“带妄显真”就白背了。就好像心里一旦起恶念,就马上诵偈颂忏悔一样,被种种“五阴虚妄”包围得透不过气来,有一种“离相而不得”的强烈恍惚感,这个时候想一想“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有“破识显真”的功效,不即不离,可以让心里暂时舒缓平静,然后再更上一层楼。

    想到一件事忽然觉得有点趣味。

    昨天的“色阴”部分有“目见狂花”的例子,今天的“受阴”和“想阴”有“二手撮摩虚空之幻触”、“谈说酢梅,口中水出”和“思蹋悬崖,足心酸涩”,这些例子真是非常的形象。那我坐在这只是想这些词语啊,也思考不出个一二,但是得背诵经文啊,所以就得去反复地重复后面的推理论证。我就不断地念叨,还需要思考,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要是那样又会发生什么,然后了知结合起来是不合理的,所以就也没有“色阴”的“空来目出”,“受阴”的“空来掌出”以及“想阴”的“梅生口入”。三个自然段的结构句式上是差不多的,就在这摇头晃脑地背,忽然就想到了这个“头上安头”的道理。刚才一个念头回想起来,发觉自己总是在观这些虚妄,甚至把自己也带入进去,虚妄里面还是虚妄。这件事觉得挺有意思的。

    最后,上一段经文中有一句“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讲义中的解释如下,真精彩,值得好好学习一番。

    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者:即指四科心、色诸法,不离因缘。先约心法释:夫真心绝待,寂湛常恒,不假因缘;而六种染心,虚妄生灭,必藉因缘。一、以真如不守自性为因,无明风动为缘,因缘和合,于如来藏海,妄有三种不相应染心生。二、以业识内熏为因,境界风动为缘,亦是因缘和合,于第八识海,妄有三种相应染心生。

    次约色法释:夫佛界真善妙色,性本清净,不假因缘;而九界依、正,虚妄生灭,必藉因缘。一、染法以种子为因,现行为缘,熏彼事识,妄有六凡法界,染色生。二、净法以本觉内熏为因,圣教外熏为缘,熏彼业识,妄有三圣法界,净色生。

    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者:亦先约心法:若众生依本觉内熏,发起始觉之智,于所缘境,不执实有,离一切法差别之相,则境风既息,识浪自澄,因缘别离,三种相应染心灭;若更了知一切心念,皆依无明而有,由无明不觉,生起三细,皆是不觉之相;无明不觉之相,不离本觉之性,则无明风息,觉海波澄,因缘别离,三种不相应染心灭。上之生灭心法,摄尽五阴中后四阴,六入中意入,十二处中意根处,十八界中意根及六识界。

    次约色法释:若众生始觉有功,了知身、心、世界,无我、我所,则观智现前,事识已转,因缘别离,六凡染色灭;若更了知,不但生死染色本空,即涅槃净色亦非实有,则无明梦破,业识还源,三圣净色亦灭。上之生灭色法,摄五阴中色阴,六入中前五入,十二处中前十一处,十八界中六尘及五根界。

    总论心、色诸法,唯心所现。本经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又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俱属依他起性,依他似有,观相元妄,于本无生灭中妄见生灭;合能例中,幻妄称相,若执实有,则成遍计执性,若能了知,依他起性如幻,遍计执性本空,则当下即是圆成实性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开背经47:二手相摩,妄生诸相;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qb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