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辈总是会喝一些绿茶,对之好奇的我,偶尔也会喝上一两口。谈不上什么特别的感触,毕竟那个时候的自己太小,不是特别印象深刻的味道大抵是记不住的。
后来开始上学,有时候也会喝一点绿茶之类的茶,而这些绿茶大多数也都是父母公司发放的一些员工福利。现在偶尔喝起,我就会笑着望着我的朋友说,“哎呀,感觉自己完全在喝爹爹茶。”因为那个味道太过于古朴,因此被我戏称为爹爹茶。
现代人的饮品越来越多,如果要说平日里喝的都是什么,总结出来都是各种流行饮料。无奈我却并不爱这些,喝的最多的除了黑咖啡,就是在家里泡着的各种茶:花茶、果茶、绿茶、红茶、黑茶!要说区别,没什么特别大的区别,因为我对茶从不讲究,能够一起泡的茶,我一般都是一起喝。
一年四季对于我来说,喝茶是没有具体分别的。除了夏天可能更多的会加上一些苦丁茶,秋天可能会以沱茶为主,其他的时刻,绝对就是家里有什么样的茶,就喝什么样的茶。茶的味道,总体来说是有区别的,可是当所有的茶都浸泡在一起的时候,那味道却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有时候吧,在午后暖暖的太阳的照射下,煮着茶看着书,我会忽然的想起来,对于茶的讲究到底都有哪些呢?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茶文化最后几乎消失殆尽,却在日本蓬勃发展?忽然很好奇,那些对于茶的文化,那些和茶有关的茶具,最后能够呈现出来的东西,又到底有哪些不一样?更甚,茶,究竟应该如何区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4020/97f98e0c5173b64b.jpg)
《陆羽茶经》的作者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个弃儿,自幼被龙盖寺和尚收养。收养陆羽的和尚好茶,因此陆羽从小便得艺茶之术。从小就在寺院里采茶、煮茶的陆羽对茶的兴趣一点一点的增加,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写作,陆羽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
这是一本关于茶的书,更是一本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茶道为主的综合型书籍。翻开《陆羽茶经》可以看到各种茶、各种茶具的图片,甚至包括《茶经》最古朴的文字。如果说读《茶经》会让人觉得头大,那么读《陆羽茶经》便能够让人不知不觉的沉迷其中。毕竟,古文释义在这个时候可是非常起作用的。
一直以为,喝茶只需要把茶买回来,然后用开水泡开就可以了。从网络里电视里知道茶,还有专门的茶道,煮茶的流程也比较多,那些看上去行云流水的动作,总是会让人着迷,让人想要更多的去沉迷这些古老的艺术。
现在想想,喝茶其实是我们将其简单化了,而且在传承的时候,我们也都习惯性的选择了遗忘。有时候,也许最方便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了。好在还有《陆羽茶经》,能够让我在生活之中,更多的接触到我还在喜欢的茶,然后让我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茶的历史以及茶的文化。
陆羽说,“天下万物皆有至妙”,因此茶的至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探寻出来了。茶是中国人的生命之水,跟着智者的脚步穿越千年之前,感受茶的凝重与欢歌。茶与经,都演化为了一种莫名的愉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