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挺有感触的。
办公室的一个新老师被班里的一个熊孩子给气哭了,然后她回到办公室里跟年级组长哭诉,希望年级组长能给她出气。我们的年级组长是个很温柔的老教师,她特别耐心地安慰这个新老师,然后其他老师也来安慰她。
我并不想评价这样的行为在职场中是否合适,我只是在看到这个老师的行为后,我突然意识到一点,原来受了委屈是可以找人倾诉,并且这是可以得到安慰和回应的。回想我当老师的第一年,我跟一个家长通电话被气哭,但是我的做法是到厕所的隔间里冷静一下,洗把脸之后当作什么也没发生继续工作。在我身上这样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总而言之只要遇到了困难,我就一个人死扛。
其实对于女孩子来说,本就有撒娇和示弱的性别优势,我看到很多女孩子都可以很轻松地示弱撒娇,求安慰,但是对我来说却不行,我的本能就是有事自己死扛。追根溯源,其实当每个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本能的哭泣寻找安慰,但是这份本能究竟去哪里了?
从一个人的行为习得来看,基本可以推断出,如果一个孩子童年的时候,当他遇到困难哭泣的时候,随后得到了父母的安慰,那么他就会继续这个行为。但是如果他在哭泣时不仅没有得到安慰,反而得到的是打压式的话语“就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哭有什么用?”“你这样看起来很没用!”,那么这个孩子逐渐就会避免这种行为。这样的话语可能对于男孩子的教育上会更多,因为我们的文化里过于强调“男儿有泪不轻弹”。
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确实看起来更坚强,更有用了,但是我们心中那个哭泣的小孩还在其实那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就能更清楚地感受到,他或她依旧在等待一个拥抱,等待一句安慰。
如果现在你有一个信任的人可以分享内心的这份脆弱,那么你很幸运。如果暂时没有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试着先跟自己和解,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拥抱。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那个孩子的妈妈,你会怎么安慰他呢?如果是我的话,也许我会这么说:“宝贝,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看到你这么难过我很担心。你愿意跟我聊聊是什么让你这么伤心吗?我们可以一起来想办法。”
希望这句话能安慰到你内在的那个孩子。我知道看到这里很多人又会想起那句经典的关于原生家庭的言论“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来治愈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并且我们会很自然的把自己带入那个不幸的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的孩子。事实上,这句话说得太绝对了,因为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幸福和不幸。而且,既然人的一生总需要被治愈,那么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治愈自己一生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