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读书讨论,收获满满:
1,父母除了关注孩子成绩之外,更应该关注成绩之外的精神品质:独立,有主见,见多识广,内心满足。抱有对未来的期望和人生理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懂得付出努力。
给予孩子这些,才能真正激发出孩子的内驱力。
2,教育最难完成的任务就是,让人成为一个自愿并热切追求知识的人,难就难在家长的用心。
这一点也非常考验家长敢不敢尊重孩子的天性,抛却世俗的观念。
3,一个人如果没有审美力,就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是使被教育者获得一份真正的志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志趣将是他们一生提纲挈领的灵魂,扯着他们的精气神,决定着生命的质量。
一份属于孩子的真正的志趣,将是孩子一生的生命内核,这份志趣,是孩子乐于探索的力量源泉。
4,求学时代,学生头上的很多光环,终将从他们头上退去,唯有温暖,安宁,上进,对世界抱有希望的心,支撑着他们的身体和灵魂。
5,有才能的孩子原本应该在人生的深度和厚度上超越同龄人。
6,自由是产生灵感,激情和智慧的土壤。给孩子一片辽阔的天空,孩子一定会走向我们永远也无法企及的远方。
7,影响关系的要素有两点,爱和自由。爱,令关系更近,自由,则令关系保持距离。
8,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这样说:所有的成绩都是你自己努力得来的,我和爸爸都没有帮助你。
9,想帮助孩子缔造一个完美的世界,注定是要失败的。让孩子去适应怎样和一个武断强大的人共舞。
10,给孩子自由时,有合理的期待,有底线的约束,有暗中的关注。懂得因势利导,尊重他的选择,聆听他的需求。引导他思考,鼓励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他的志趣和责任心。但同时又不让期待和约束高过孩子的承受能力,不让关注成为他的束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