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樊登读书会,我收获了很多。于是感觉给观众讲书,观众的收获是最大的,于是就坚持读书,坚持写笔记,整理稿件,然后克服紧张录制讲书视频。
但是惨淡的点击证明我错了。
分析下原因:
1.重点尽量不要超过3个
所有书的字数都超过了10万字,平均15万左右,这样的字数,内容量肯定不会只讲3个点,大多都是围绕一个大主题,讲一堆点。
这样看书的人无所谓,因为看书属于主动学习。而看视频的人的感受会完全不同,尤其是免费视频,因为成本低,所以放弃的成本也低。他们期待更倾向于轻松的学习知识。
所以讲一本书对他们来说太重了。最成功的案例应该是逻辑思维,虽然有的时间他们都是在卖书,推荐书,但是从来没有完整的讲过一本书,都是从书中挑出一些有趣的点组合成一个专题,讲这个专题。
无论是否讲书,当一期内容涉及到的点过多时,这就是一个灾难。其实在各种场合处都看到过类似的论断,就是一期内容,一次谈话,一篇帖子等,主题要点都不能超过3个,超过3个用户根本记不住,记不住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深刻印像,没深刻印像自然就不会对你的内容有多高的评价。
开始我听着感觉确实很有道理,但是在内容创作的时候却没有贯彻执行,本质还是因为我对此问题理解的不够深刻。推己及人,我们很多时候学习到了一些知识感觉有道理、也理解了,但是理解的不够深刻,没有真正的转化为我们的认知水平,所以这个层级的知识对我们暂时并没有用。
直到我们某方面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感悟、以及不断的经验试错之后,才会把这些只理解没融会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力量。
所以重点不要超过3个!
2.成本高
当主题不突出,涉及的论点太多时,其实对用户来说在心智上也是有很大成本的。即使他没有意识到,但是他的潜意识会为他做出决策,因为成本太高,所以主观的排斥观看。这样即使干货再多,也无法形成用户粘性。
用户真正需要的不是干货,不是知识的提升,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在低成本付出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收益。如果他们原意付出足够的成本,完全可以自己去看书,为什么要听你的二手知识。
3.有深度
上面说了,用户要的是成本低,但是单纯的成本低没有独到的见解,对用户来说依然是不能接受的,为了成本低和娱乐为什么不直接去看电影、听相声。他们选择了知识节目,必然也是有知识要求的。
这样就给内容的创作带来的巨大的要求,观看成本要低,见解又要深刻。这也是内容创业的门槛,今天才领悟到这个道理。
这里是宋文峰创办的士别三日读书会,希望大家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