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儿子对别人的包容心很弱,并且越大越明显,他的小我意识很强,把自我的利益看得很重,吃不得一点亏,总是和周围的人发生冲突。我一直在困惑 ,我和他爸爸都是很开朗的性格,也很受朋友的欢迎,儿子到底是怎么习来的这种奇怪的性格。
今天看着儿子作飞机飞翔状跑进校园,明明已经快迟到了,还不停的一蹦一蹦的向我挥手再见,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个孩子只有在家里被父母包容,在外面他才能有能量包容别人。
由于我和他爸爸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我们说话的侧重点不同,很多时候彼此也不信服,通常是他爸爸说什么,我不是持反对意见和他辩驳就是在一旁翻白眼。他爸爸是AB型的处女座,他爱一个人的表现就是挑你刺、挑你刺、再挑你刺。在家里他三句话必有一句话是挑我毛病的。所以在我们这个小家里,彼此的包容很少。孩子没有看到彼此包容、彼此接纳的榜样,自然他也就没有学到包容和接纳。
再谈一谈我们对孩子,生活中的小事参与太多,例如:没有洗脸、没有刷牙、吃饭慢。通常是先告知,再警告,然后吼叫,最后再来一句“猪都比你快/傻子都比你干的好”。然而在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时,我和他爸爸都能体谅孩子不是故意的,孩子知道犯错了心里很害怕,导致反而犯大错时没有过多的责罚,甚至偶尔还会得到安慰。关键是没有责罚的同时,我和他爸爸也没有就事论事的指出哪错了,为什么错了,犯这样的错误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就这样小事乱吼,大事宽容,混淆了孩子的是非观,导致孩子在小事上没有包容心,不能接受别人和自己的意见不一样,在遇到大事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处理。
从9月24日上完家风课,我认识到了我和他爸爸的相处模式必须改变(以前也知道我们这样相处不好,不利于长期发展,但就是愿意主动改变)。回家后我努力回忆着用当初谈恋爱时的眼神来看老公和儿子。积极的有意识的创造和参与家庭游戏,尊重老公的不同意见。意见相同处积极的支持、肯定、赞美;不同处耐心的倾听,杜绝鬼脸、白眼和任何不屑的表情。在对孩子上,小事能不管就不管,有时没管住自己又帮孩子做了,做了就做了,不会像以前一边做一边数落他做的不好或太慢。和孩子分析问题时尽量不带情绪,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和孩子的平视交流。虽然我做到的没有写的好,但还是能感觉到孩子越来越喜欢我,每晚回来都有好多学校的趣闻和我分享。
今早又发生了一件小事,我们快迟到了,我整理好站门口等儿子一起出门,却迟迟不见他出来,我进屋一看他在粘作业纸,当时我的火就上来了,吼了一句“这个不会到学校在粘吗?都晚了不知道啊。”气的我一转身出门等电梯去了。片刻的冷静,我立马认识到我做了一个坏的微教育。没看到孩子做事背后的出发点和追求。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绪了。等孩子进电梯后,我平和的和孩子讲“妈妈知道你粘作业,是想把事情做完做好,我们急着去上学,妈妈已经在等你了,你还在不紧不慢的粘作业,妈妈感觉你没有尊重我,让我很恼火。粘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以后做自己的事不要用我们俩的共同时间,这样妈妈就会很高兴。”儿子愣愣的看着我点点头。(他心里一定在预期我会像以前无数个早晨一样数落他,你心里没数吗?什么急什么不急分不清吗?什么时候粘不行?非得等我们要走时粘,做事能不能用点脑子?)现在在回头想一想我以前说的话,全部是指责,除了灼灼逼人的指责,没有给孩子指出错在哪里,更没有给孩子提供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又怎么能从错误中进步呢?
出了电梯,等我弄好电动车,发现孩子不见了,只听到他喊妈妈等我一下,就是不见人,过了一小会他从楼的转角处跑出来了,由于我的内在特别着急怕迟到,我没听清孩子向我解释他在转角处发现了什么新东西,也许是多次上课,模拟练习的功劳,我随口来了一句“我儿子就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新事物”。儿子一路上都快活的不行,到学校大门口还主动亲了我一口,就做小飞机状飞进学校了。(平时在家儿子都已经很少主动亲我了,有时想亲他,他都躲开不给亲。)
看着儿子小小的快活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我突然明白爱是一种能量,父母的理解和包容是孩子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能量源泉。只有他得到足够的爱和尊重,爱满自缢时,他出门在外自然就有爱和接纳别人的能力,就有包容和宽容别人的胸襟。
![](https://img.haomeiwen.com/i6570785/ff57610add33528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