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的那个角落
“再不认真听课你就坐在某某位置,再捣乱打扰其他同学的学习你就坐在某某位置去,再不配合班级的安排你就坐在某某位置去。”这样的话语在我们身边时常听到,这也是很多老师惯用的手段。每个班都有一个特殊的位置,而这个位置有些是人人都向往的,有些则是人人都厌恶的。从我们都是开始都沿袭着这种形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看确定学生的位置。这个位置要么是离老师最近的要么就是离老师最远的而且是单独的一桌。这种位置上通常坐的都是一些对班级影响比较大的,后者比前者要好。所有这两种座位的设计也是有不同的等级的。
单独成一桌的孩子通常来讲对于班级就是属于而又可无的,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孤立他,为了不让他扰乱课堂的秩序。虽然这么做有些不合理但这也是无赖之举,所有老师对他的要求就是能安安静静的在哪里度过一节课。这种也是现有教育中的不足,也许是学生太多的缘故。不能作到个个都能兼顾到吧。第二种位置就是离老师最近的位置,生活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这类孩子一般就是那种成绩还行,但是纪律较差的。扶着有些难度,放弃又有些可惜。所以老师会把他安排到离自己最近的地方。这样老师可以随时掌控他的动向,对学生的学习也能有一个监督作用,但是这样的弊端就是孩子离开老师的监督就会变本加厉的犯错。长期别压抑会使他做一些违反班规的事情,但是这样对于他的学习还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不管是那一种方式教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在形式上有些不对。所以这种特殊位置的设计多多少少都有不符合人性的成长。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是有阻碍性质的。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的一段话:我的孩子不叫最差的,我也不是最差的同学的爸爸……这个视频在流媒体上广为传播,这其实就是教育中的一个误区。也可以说是一种弊端,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而且这种现象和我们得到班级角落位置设置有着同样的弊端。
这种设置在现在的班级中依然存在,很多教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情况来进行座位的编排。这也是应试教育给学校和老师带来的误区。在去年教育部门就规定不允许任何学校存在所谓的火箭班级,要求每个老师对每个班级都应该同等的进行教学。这种政策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知道有对比就有伤害,现在很多学校也面临着生源问题。而这种优越的强弱还是要看学校的教学水平。就像某些领导所说的,虽然现在没有了公开的排名,但是在他们内部还是会进行排名对比的。因为生存所以还是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但是我相信这也是时间的问题而已,现在正处于过渡阶段。有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也希望真正的平等教育能早日实现,除去这些不合理的形式主义。真正的去做教育,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把教育放在每个教师的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