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写作中能够发现一些自己的问题,但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首先,我发现自己写作特别需要绝对的安静和专注。只要身边有一点点声音,我的思绪就会飘走。安静这件事情上,或许可以选择一个独处的环境来解决。但专注,有时候是一个令我头疼的问题。只要写东西时想一下别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两秒钟,自己的思绪,就很难再拉回来,专注的写文。
其次,通过读自己以前的作品,我发现就作品内容而言,有些作品已经开始出现读起来并不通顺的句子,这个毛病,特别不好。还有一些文字内容太过地方口语化,自我感觉没有给文字以应有的尊重。仔细想想,方言确实接地气,但它应该是到位的表达,而不是把语言粗俗化。关于弥补这一点上的不足,可以找找乡土小说的片段描写进行弥补。
还有就是结构上的混乱。散文讲究的是形散神聚,但我的作品,很多都是在顺着自己的思路走,不够理性。我模仿的是张爱玲的风格,但我可能并没有模仿到精髓。张爱玲谈到自己的小说时说她只是让人物去自由发展,让故事自己去发展主题。小说语言具有散文性,因此,我喜欢阅读小说以求增加散文的逻辑。但从自己目前的作品来看,也许张不是一个我可以模范的作家。
写作学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写作应该是理性的,不是感性的,写作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但理性一定要大于感性。作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抒情冲动,防止无病呻吟和自说自话的毛病。既要在纸上和读者说话,又不能把话说完让人觉得没有嚼劲儿。
想到自己写作放任自流的状态,可能多关注严肃文学会好一些。
仔细读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文字有很多缺点也有一些自己能感觉良好的一方面。笔下的文字,可能相比以前的话,能够关注的东西多一些,想问题也会往深里想一点。这大约是阅读和写作的双重进行带给我的恩赐。
但也不可为此满足。
我慢慢发现文字是没有深浅的事。自己开始在阅读中慢慢推翻自己以前喜欢的作家,也会开始取关一些从前关注很久的作家。作为读者,我是挑剔的。作为作者,我是不合格的。能够看到别的作品的缺陷,却看不到自己的。待到能看到自己作品的缺陷时,又想不到周全的办法去改正它。
但是我想,即便市场瞬息万变,读者喜欢的风格日新月异,写作至少有一宗好处,它是我俗世生活里的热爱,是无趣日子里的那一份偷着的快乐。
在现实的生活里,我是一个敏感脆弱容易自卑的人,但在写作中,我是一个孩子,无需伪装,也不会想太多,会不由自主流露出自己所有开心和不开心的事。
写作固然还会遇到很多困境,但是我想,那种偷来的快乐,一定会给我力量和勇气在文字里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