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患者的现状。只有打破现状,变得不同以往,才算有了疗效。如果病人只想打针吃药,而丝毫不愿改变现状,那么,再好的医疗条件,也很难把病治好。
对于疾病,中西医两家虽然认识与治疗手段不同,但有一点,两家的认知是一致的。那就是疾病状态下的患者,是一个需要改变与调整的个体。
但是,对于致病原因的认知,与治疗手段的选择,中医和西医,却是两股叉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好在殊途同归,最后的结果都是让患者恢复了健康。也就是个体发生了变化。
如果一个病人,“以不变应付万变”,也就是说,只接受治疗,不配合医生,那么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不管你治疗多长时间,也不管你换了多少家医院,你的病还是不会好转。
因为事物的变化,包括人体内环境的变化,都不是单方面努力的结果。任何变化都是双向的互动。都是外因与内因,时间与空间的配合。只有时间没有空间的变化,便不能称之为变化。
比如树叶脱落这种现象,不光是温度与节气的原因,还得分什么地域。因为树叶脱落,只有在北方才会发生。如果不把热带雨林变换为中国北方,光有温度与季节的变化,树叶还是不会脱落。
人的变化也是一样,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在给患者治疗疾病时,都主张 患者配合。比如患者发烧,医生要求卧床, 手术病人应当流食,胃肠道疾病患者应当忌口……
对于病人而言,改变自己是治疗疾病的基础。 对于那些只求医生治疗,自身不去配合,并且顽固地认为,自己生病都是外因造成的病人,再好的医生,再长的疗程都是很难奏效的。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从观念上,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上,丝毫不愿改变自己,而当一个人存有不改变,不放弃的意念的时候,疾病就不会自动离开人体。即便是症状有所缓解,那也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环境适宜,患者还会旧病复发。所以患者遵守医嘱,就是治病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