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那时候路上没有那么多的汽车,村子里还没有柏油路,河里的水还很清。
那时候的农村道路两旁经常能看见三两成群的孩子在玩耍,他们互相追逐,嘻笑打闹,唯一的烦恼就是还未完成的作业。
小时候农用机械还没有那么普及,有的人家耕种还是用牛的。我的家里也有几只老牛,就住在大门口的牛棚里,每天听着它们哞~哞~的叫声那时候感觉很吵,现在却无比怀念。
我的爷爷,一个朴实勤劳而又慈祥的老人,小时候经常看他早上拿着一个很长的鞭子,穿着一身布衣戴着一个草帽,一双靴子,带着少于干粮和水出去放牛,然后接近傍晚才回来。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出去那么久,夏天明明很热为什么要穿长袖呢。
后来我忘了是几岁的时候家里把牛卖了,牛棚也拆了,院子里再也没有哞~哞~声了。
我从小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所以对爷爷奶奶感情很深。家里没有牛了以后,院子里很大一块地就被当成了菜园,爷爷喜欢种菜,经常一大早骑着自行车去离村子十几里的市里卖菜,每次能卖个几十块钱,回来就买点零食给我和奶奶吃。有小蛋糕,饼干,或是一些水果。
爷爷奶奶的感情一直是让所有人羡慕的,结婚五十多年了,依然谁都离不开谁,甚至还会像年轻人一样逗奶奶开心。多令人羡慕,谁不想拥有这样的爱情呢?
小学的时候,经常围着两位老人转,他们也最疼我的。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怕挨打,我都会往爷爷身后躲,百试百灵。到了初中,在外住宿,有时候爷爷会到学校看我,偷偷给我点钱让我买点吃的,怕我在外吃不好,亏了自己。每次我放假要回家的时候他都早早的在门口等我,待我回来时那历经沧桑的脸庞会浮现出慈祥的笑容。
大学时每周都会跟他通话,跟他谈谈我的大学生活,谈谈我的近况。有开心的事跟他分享,仿佛有他在自己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那个慈祥的老人,有些驼背而又坚挺的背影,脸上的胡茬,那是世上最柔软的东西,粗糙的手掌是这几十年勤劳的证明,对子女无言的关爱胜过千言万语。
今年是那个慈祥的老人去天堂的第四个年头了,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人们总是说这世上有鬼,可我多想再见一见那个我一想起就泪流满面的老人。
我知道他把卖菜换来的钱都给了我,我知道他把好吃的东西舍不得吃等我回来。我想过等我成家之后把他接到我家里,给我的孩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过一过城里老人的生活。
关于这个慈祥的老人,我想说的还有很多很多,我想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个老人。不善用语言表达,却用心和行动呵护你,关心你,不让你受到一点伤害。那不是溺爱,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关爱,无私且伟大。
我想那个慈祥的老人了,无时无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