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即将结束,反思这学期的教学,有下列问题:
一,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
教学时间安排前松后紧。
前松:前面三个预备单元应该快点结束,到国庆节临近,花了快一个月时间,才学完三个预备单元。因为小学的时候有一定的基础,不需要在26个字母的大小写、笔顺方面花太多的时间去训练和课后抄写。而应该多花时间在音标,语音,语调,以及单词拼读,句子和文段的背诵方面。学生只要学会了怎么记单词,就会对句子和文段的背诵有信心,继而在学英语方面的信心增强。
后紧:期中考试四五单元出现的考点难点多。但是四单元花的时间很少,作文还没有进行完整的训练。
难度小的内容时间用得宽松,难度大的内容时间相当紧凑。这样导致时间没有用到点子上。
当时的出发点是想从最后一名抓起。结果最后一名数学只考了三分,我用再多的力气英语考了15分,最后几名的学生花了我大量的课后时间。而没有把课余时间用在临界生的身上,也许多盯哈他们,考试的结果会比盯最后几名好得多。(还是因为这个班教师子女多,而误以为在分配生源方面有倾斜。被这个班的表面给欺骗了。也许不那么预期过高,我的策略就不会那么制定,前面的松,都是为了抓最后几名所致)
二、教学手段没有固定。忽而旧方式,忽而新方法。学生估计有些应接不暇,无所适从。
前面的三个单元,基本上一支粉笔,有限的听力配套,就完成了教学。上课内容的讲解比较随心,想着不就是七年级内容吗?偏偏就是七年级的起步,一定要形成好的教学习惯。
真正教得顺心的是第四单元。开始使用希沃白板的课件,这单元设计方位介词的教学,因为课件有色彩有动感,还有小动画片,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句子表达很顺利。
第五单元出现了有实义动词的句子,变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要借助助动词do/does,在这里,学生开始出现分化,此处要进行大量的语法题型训练,不是一次性就能学好的,需要反复揉,隔一天,三天,五天,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出类似的题型,反复做,直到但多数学生了熟于心。多复习,多唤醒,没什么诀窍。当然,语法讲解的初期,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说明和示例,并且每种人称都做好笔头的记载。有些语法,不仅仅是说,滥竽充数地群说说或者独说说就能解决的,必须举出实例,并记载到笔记本上,让学生课后反复读,反复揣摩。
六单元和七单元我在课前备课,把我自己列举在背课本上的重难点和现成的课件揉合,这样既避免了自己的注意力被课件带偏,又植入了自己的教学惯用思维。我专门记载了重点难点和课后练习设计,然后根据我列的重难点去找对应课件的突破点,有时候一节课要用人家三四个课件,我都在背课本上写下了哪个点对应的哪个课件,这样有准备的教学,学生学得轻松,作业完成得也较好。
三、背诵的问题
文段背诵一直是薄弱环节。由于时间紧,尤其是最后两个单元,花很短的时间结束,学生课文背诵花的时间很少。导致作文错句频出。
笔记背诵在课后词组抄写方面有所弥补,但是这点抄写时间明显不足。也需要反复隔三差五读课堂笔记,达到温故而知新。
希望下学期能够在英语教学方面,避开这些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