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07602/4c2da425a43016cd.jpg)
爬山是很多人的爱好或者休闲方式,不少人已登过了或高或低、或俊秀或险峻的一座座山峰,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座山都有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景,每一次登上的体验也是一次次生活的积累。
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也是影响着我很多年的是多年前的一次集体爬山。
1
爬山前一晚的一场大雨,让五月初的山上鹅毛大雪纷飞,山顶上积雪重重。
清晨我们一行二十多人乘车出发,当到达海拔2800多米的第一处关卡时,我们面临着第一次选择。从这个站点向前唯一的道路是一条垂直高度500多米的单行石头路。这条路是由前人踩成的原生态路,近似垂直角度,虽然登上这一段艰难异常,但也是这座山的魅力所在。
我们一行人的第一次分工合作由这里开始。个别人选择了乘坐索道上山,其他人体力强健的分担了大多数的饮料补给,体力稍弱的负责剩余的携带物品,登山的顺序也按照保护体弱者的方法进行。这是一段极其费力气的山路,雪水余留的石头路稍不注意就会滑下去,但是大家默契的依照一定的速度向上攀登,当登山这段近乎垂直的石头路,再回头看时,大家真不敢相信这是自己一步步走过的。
虽然大家此时气喘吁吁,但稍事休息补充能量后又开始继续前行,而乘坐索道的几个人几乎都选择了不再继续向前,因为接下来的山路全是这样的原生石头路,而距离我们要去的目的地距离还很远。
2
在继续向前爬山的过程中,有时候是一段相对平坦的石路,可以边走边欣赏风景;有时候是有点坡度的上山石阶,会稍费力气。到达第二处登山分界点时,不追求登顶的休闲游客,会在此留念后返回,对于他们来说这里也将是这座山的终点。
我们是一支特殊的组队,没有人在这里落下,大家集体开始了下一段旅程。
我们目的地在海拔3600的山顶,那里有镶嵌在群山中的一粒珍珠般耀眼的雪湖。山路崎岖也蜿蜒,一会儿平路轻松走,一会儿坡度越来越大的山路,一个个的小目标就是不远处的山头,到达一处稍事休息又再继续赶向另一个,不急不慌,稳稳的向前,虽然都不知道目的地具体在哪里,但是走着一条正确的路,每走到一处小山就离终点越近一步。
到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山上积雪越来越多,气温开始降低。临行前大家都准备好了棉衣或羽绒服,背了一路,这时开始派上用场了。当可以遥望到终点时,气温已经降至零下5-6度,路上的积雪快到小腿肚。最后即将到雪湖的那一段路,是一条挂在斜坡的悬崖上被人踩出的只容得下一只脚的崎岖小路。因为此时天色已渐暗,眼前只能看到茫茫的白雪和悬崖上细细的一条窄路,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被厚达几厘米深的积雪覆盖的山体,我们一行人在这样的山崖峭壁上,踩着到小腿肚的积雪,全身几乎趴伏在山壁上,相互关照牵拉着走过了这样的长达几千米的山崖小路。当最后一人安全到达终点时,所有人的心才坦然放松。
3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7602/9fe3d0504f1f4f9e.jpg)
夜晚的山顶天池被积雪覆盖,与山峦融为一体,像一粒夜明珠在夜色中泛着白光。
而阳光照耀下的天池更像一粒闪耀的珍珠,静静的镶嵌在群山环绕之中,听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的故事。
海拔3600的山顶,相比于众多的高山险峰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这一路上的每一处关口,每一次停歇又前行,路过的每一座山头,踏着积雪走过的每一段难行的路,就像一个人职场中的发展规律。
如果刚开始选择了轻松,到了一定时期会很容易放弃;
如果最初就开始挑战自己,后面的路途即使有遇到陡峭难行的,依然可以应对自如的走过;
大家都知道目的地的方向,但是在行进中却看不到它真实的样子。只是把这段路途分成一段一段的走,每到达一处,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抱着这样的希望,抱着对终点光芒的期望,这段旅途并不感到非常劳累,反而在路途中收获了很多的欢乐,欣赏了更多的美景。
职业发展就像登山一样是一种技术活,不能太急躁,也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合理的安排体力和时间,随时观察周围的环境,才能顺利的达到终点。
这样风景多变,路径各异的登山路,山下一段可以独自走,但越向前越需要相互的协作和整合,互相帮扶,一起才会走的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