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
朱熹 宋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
读诗 秋月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注释:
青溪:清澈的溪水。
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
澄(chéng)鲜:明净、清新的样子。
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隔断句:指溪水距离有人家的地方有三十里路的远。
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
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读诗 秋月译文:
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名句: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写作背景:
这首诗被收入《千家诗》,题目作《秋月》,误当作程颢所作。学术界已证实为朱熹所作。是诗人路经瑞岩道时看到美丽的秋景有感而作的,该诗描绘了一幅清新澄澈的秋景图,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悠然自适的生命情趣。
读诗 秋月赏析:
秋天的色彩特别丰富,这在此诗中得到了生动的反映。诗中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黄叶,它们还相互叠加,交相辉映,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明丽而令人愉快的图画。
“清溪流过碧山头”,是因为青山倒映在溪水中,所以看起来像是溪水在碧山间流淌。“空水澄鲜一色秋”化用的是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中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天空和溪水相映在一起,呈现出一派清新的秋色。后两句“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黄叶共悠悠”,在诗人眼里,这澄明的秋景仿佛把繁华热闹的尘世隔绝在三十里以外,天空的白云和山间的黄叶也各自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地享受这秋天的美好。
朱熹是著名的理学家,这首诗却是非常具体、形象,空灵、轻快。
再回过头来仔细品味一下,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作者:
朱熹(1130-1200年),汉族,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亦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其著作甚多,有《朱文公集》。在教育方面,辑定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