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读诗仙这首牛渚夜泊怀古的时候,其实是没弄明白其中典故的,今细读世说新语文学篇,写袁宏的一段文字,突然明白这首诗的用典,更深理解诗仙夜泊江渚、仰望青天的愁闷,渴望得到重用的焦虑。
李白用典出自以下描述: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贫困少年袁宏靠当船工帮人运货为生,劳作间隙吟咏自己写的史诗,也许压根就是知道镇西将军在江上,故意为之吧?无论如何,袁宏的江渚夜咏达到预期目的,于是,袁宏于贫困之中得镇西将军谢尚赏识,从此步入官场,也算是人尽其才,袁宏无疑是幸运的。
所以李白感叹“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然而,以李白的狂放不羁,即便有袁宏一样的机会,他未必受得了俗务的羁绊。也来个“将军呼来不上船,自称俺是酒中仙”,那岂不误事误国?
袁宏不但有才,并且极具一个好下属好文书的素质,世说新语有描述:
桓宣武命袁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时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这段说袁宏文采了得,桓宣武北征,令其做檄文,王珣看了,说少一句,把写字韵没用足。袁弘不假思索,加上一联。这样的敏捷才思在名士云集的东晋也不多见。
还有一件事:
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间得利。”
袁宏犯错,被责罚,立在马前写公文,一会儿功夫写了七页,真可谓文思泉涌,提笔成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