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乐律

作者: 渴死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13:59 被阅读209次
    编钟

    乐律即乐理,“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其中尤以“琴”为首,而要能抚琴,首先要懂得乐理。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就包括古老而科学的音乐体系。在“五四”以前,中国文人都通音律懂乐理,可以用中国传统音乐中独特的记谱和表达方式来创作和演奏。可是后来,随着教育方式的改变,渐渐地懂得中国传统音律的人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人再能识“工尺谱”,而读到古书上的“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徵,应钟为羽”这一类语句,就更不知所云了,可是在旧时,这些都是普通的乐律常识。

    音律虽然并称,其实是两个概念。所谓“音”即“五音”,也可称为“五声”,指的是“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do、re、mi、sol、la(1、2、3、5、6)这五个唱名,把这五个音从低到高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组五声音阶。后来又产生了变宫和变徵两个音,这两个音相当于现代音乐中ti和fis(7和#4)这两个唱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

    宫、商、角、变徵 、徵、羽、变宫

    do、re、mi、 fis、 fa、sol、 la

    1、  2、  3、  #4、 5、  6、  7

    七声音阶之间每一个音本身没有绝对音高,但是相邻两个音之间的音高差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它们之间拥有固定的相对音高。

    在古代,人们一般以宫音作为音阶的起点,只要宫音的音高确定了,七声音阶中其余各音的音高也就确定了,所谓“宫立,而五音形矣”。

    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来表达五音。由于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音乐和戏剧创作表演兴盛,唐明皇还被尊为梨园鼻祖,所以唐朝流传的乐谱很多,对后世影响广泛,由于这种记谱方式中有“工、尺”字样,因此后人习惯于把中国传统乐谱称为工尺谱。

    “律”的原意是用来定音的竹管,中国古人用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竹子做成律管,用它们分别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来确定音高,这十二个标准音称为十二律。十二律中每个标准音都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称,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音名,而律管相当于如今的定音笛。

    这十二个音由低到高排列起来,依次是:

    黄钟、 大吕、太簇 、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 应钟。它们对应的现代音名是:C、#C、D、#D、E、F、#F、G、#G、A、#A、B

    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称六律;偶数六律为阴,称六吕,阴阳合称为律吕。其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无射为六阳律,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为六阴律。阳律称为律,阴律称为吕。

    十二律的十二个音对应着十二根律管,最长的律管发出的音最低,最短的律管发出的音最高。每根律管的长度都是固定的,十二根律管之间的长度有一定比例,其所对应的十二个音高之间也有一定比例。

    每根律管长度和音高的确定是根据科学算法得出的。以黄钟为元音,则每隔八位按照黄钟的律管长度加或减三分之一得出这个位置的律管长度。如果黄钟律管长度为九寸,减去三分之一,就是六寸,那么与黄钟相隔八位的林钟律管长度就是六寸;林钟律管长六寸,加上三分之一就是八寸,那么与林钟相隔八位的太簇律管长度就是八寸,其余以此类推,可以得出每根律管的长度,这就是隔八相生法和三分损益法,这种算法在我国2600年前的《管子•地员篇》中已经有记载了。

    十二律管

    就像绘画那样,七声音阶是塑造音乐的七大原色。强调某个音或突出某几个音的组合,能使乐曲产生特定的色调感觉,这就是音乐的调式,中国古代也是用这种办法来形成各种调式的。

    中国古人一般习惯用“宫”音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但其他各音也可以用作第一级音,随着第一级音的不同,调式也就不同了。用“宫”作为音阶起点的调式,称为宫调式,在这种调式中,“宫”音做为主音被突出和强调,居于旋律中的核心地位;如果用“商”作为音阶起点的调式,称为商调式,在这种调式中,“商”音做为主音被突出和强调,居于旋律中的核心地位,其余各声由此类推,宫商角徵羽这五声可以形成五种主音不同的调子;同理,七声音阶可以形成七种主音不同的调子。《史记•刺客列传》中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其中“变徵”之声和“羽”声指的是两个不同的调式,由于调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音乐效果,听众的情绪也有了不同的反应。

    由于宫商角徵羽这五声只有相对音高而没有绝对音高,因此需要用律管来对每个声定音,如果把“宫”声定位黄钟,则是黄钟宫,如果把“宫”声定位大吕,则是大吕宫,只要“宫”声的音高定了,其余各音就随之按音高比例而定。比如黄钟宫,各声的音高关系如下:

    黄钟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洗 中吕

    宫                商              角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徵              羽

    《史记•刺客列传》中, 荆轲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用的是“羽”声,而“羽”的音高是南吕,对应的现代音名是A, 唱名是la(6),因为将“羽”声做为主音,凸出la(6),所以荆轲唱的是A小调,正适合表现他当时悲愤激昂的情绪。

    十二律的每个律都可以用来确定宫声的音高,因此可以产生十二个宫调式,其余各声也是如此,所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可以产生六十个调,而七声则可以形成八十四个调。但这么多调式只是理论上的组合,实际运用中没这么多,一般只用五宫四调,一共九种,通称为“九宫”。五宫是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侣宫、黄钟宫;四调是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了解了这些,现代人再去读马致远的元曲〔越调〕天净沙•秋思,就不仅沉浸在“枯藤古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种用文字营造的古朴苍凉意境中了,还能欣赏甚至演奏这曲婉转悲怆的〔越调〕。

    中国古代是把宫商角徵羽五声与季节、方位、五行对应起来的,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五声:宫  商  角  徵  羽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四季:春  夏  季夏 秋  冬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古人还把十二律与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对应起来,《礼记•月令》是这样规定的: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夹钟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吕

    仲夏之月,律中蕤宾

    季夏之月,律中林钟

    孟秋之月,律中夷则

    仲秋之月,律中南吕

    季秋之月,律中无射

    孟冬之月,律中应钟

    仲冬之月,律中黄钟

    季冬之月,律中大吕

    因为有了这些对应关系,古人在文学作品中描写某个季节时,会连带到与这个季节相对应的方位、音名、月份。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写到“商声主西方之音”,是因为秋季与商音和西方是对应的;《秋声赋》中还写到“夷则为七月之律”,是因为七月为孟秋季节,对应的音名是夷则。

    礼乐文明是最纯正的华夏文明,所以中国古人把“乐”看得极重,在古人观念里,“礼”“乐”互补,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中最核心的文化要素。《礼记•乐记》上说:“礼胜则离……乐者,天地之和也”,反映的正是这种观念。《礼记•乐记》还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可见古人认为,音乐可以改变人民心理,使风俗摆脱愚昧趋向文明。周公创建周礼后,通过礼乐教化,使中原地区的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俗,华夏民族因此诞生,是否接受礼乐教化也成了华夷之辨的最重要标准。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不能丢失和遗忘。传承发扬中国传统音乐也有利于加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增进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唐朝李白:这都行😳
        渴死之水:@唐朝李白 了解一些皮毛 😓
      • 良知济世:点赞!礼乐文明,是华夏文明的较高境界,也是人类文明的较高境界。
        渴死之水:@良知济世 谢谢友友🙏🙏🙏🌹🌹🌹
      • 雪落重阳:汗:sweat: 我连五线谱都不会
        渴死之水:@chenxue重阳九月雪 现学现用呗,不都这样吗😊
      • 写字对手:涨知识~~
        渴死之水:@写字对手 谢谢友友 🙏🙏🙏
      • 默默珍爱:我坚信有您在,古代传统乐理就不会失传👍👍👍
        渴死之水:@默默珍爱 简书里藏龙卧虎,专业人士一大堆,我哪敢啊,没准人家正捂着嘴笑呢😄
        默默珍爱:@渴死之水 别太谦虚了,简书里怕是没有第二人能胜任此职。
        渴死之水:@默默珍爱 友友让我受宠若惊啦,可是我实在没这个本事呀😂
      • 7d18681a165f:喔喔,長知識了
        渴死之水:@薯仔泥 谢谢好友🙏🙏🙏🌹🌹🌹
      • 名言诗句:看到您的文章可谓上我了解历史的音律,长见识了。特别感谢您的分享。
        渴死之水:@名言诗句 您客气啦🙏🙏🙏
        名言诗句:@渴死之水 向您学习!
        渴死之水:@名言诗句 谢谢友友友友,我只是介绍一些我所了解的常识
      • 身在白云外:沧海一声笑,刚好就是这五个音。
        渴死之水:@身在白云外 👏👏👏👍👍👍
      • 马范桥人:您研究起什么东西来,可真的很深入啊,工尺谱,宫商调,以前只是知道那是老祖宗的记谱方式,却从来也没细看过,当然除了简谱,音乐我什么也看不懂,甭管是中西。
        渴死之水:@马范桥人 真谈不上深入,只是了解一些浅显的常识,可惜现在连这些常识都快没人知道了。
      • 兰郡子:挺好的,收藏了。
        渴死之水:@兰郡子 谢谢友友🙏🙏🙏
      • 淡水泉:受教了!:+1:
        渴死之水:@淡水泉 谢谢友友点赞🙏🙏🙏
      • 丁_香:先收藏,慢慢看。👍
        渴死之水:@丁_香 谢谢友友点赞🙏🙏🙏
      • 旺草老牛:太复杂了,看不懂。
        渴死之水:@旺草老牛 都是假洋鬼子
        旺草老牛:@旺草老牛 中国人洋鬼子太多,都是一帮坑祖宗的主。
        渴死之水:@旺草老牛 咱们国家这几十年,没有把传统文化常识纳入教育体系,这点不如日本。
      • 夏诺xn:友对中国古代的乐律研究如此之深啊,佩服,学习了!:+1::+1::+1::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夏诺xn:@渴死之水 :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cherries::cherries::cherries:
        渴死之水:@summer夏知绿 谢谢友友,谈不上研究,只是有一点点了解而已。
      • 长亭外的夏小乔:厉害,佩服您的学识!💐💐💐💐🍉🍉🍉🍉
        渴死之水:@长亭外的夏小乔 谢谢小乔 🙏🙏🙏🌹🌹🌹
      • 一个人的宅:老师:学习并收藏了。🌹🌹🌹
        渴死之水:@一个人的宅 老师可不敢当,谢谢友友🙏🙏🙏
      • 柒可凡南苍术:详细!收藏了,这得学习学习😊
        渴死之水:@南苍术 谢谢友友🙏🙏🙏
      • ai玲的苹果园:😊😊🍎🍎🍲👍👍👍👍👍👍👍👍👍
        渴死之水:@木子欣然7a93 谢谢友友热情点赞🙏🙏🙏🌹🌹🌹
      • 谋云九幻:🌹👏👍
        渴死之水:@谋云九幻 谢谢友友 🙏🙏🙏🌹🌹🌹
      • 文心剑胆:先收藏了。
        文心剑胆:@渴死之水 😄😄
        渴死之水:@文心剑胆 抬举我啦😄🙏🙏🙏
      • 拾麦穗的路人:好文章,学习了🍏🍎🍒🍓🍉🏆
        渴死之水:@拾麦穗的路人 谢谢啦😊🙏🙏🙏🌹🌹🌹

      本文标题:浅谈中国古代乐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xu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