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视角和个人的视角
1914年8月2日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向俄罗斯宣战。那天,卡夫卡在日记里写了一句话,“1914年8月2日,德国向俄罗斯宣战了,下午游泳学校。”在个人的感受里,战争爆发了和我要去学游泳,居然是同等重要。
从1914年6月28日菲迪南大公遇刺,到8月2日德国对俄宣战,这35天里,卡夫卡的生活跟往常相比,没有任何变化,战争的阴影对他来说只是远方的吵闹,这一个月真正折磨他的是女友要和他解除婚约。
有句话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反过来也成立,“时代的一座山,落在个人眼睛里,可能不过就是一粒灰。”
查理·芒格有个金句:“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我们读历史通常想到的是历史上巨大的事件,但是生活在历史中的人却往往把它当作遥远的背影。所以反过来说,“时代的一座山,落在个人眼睛里,可能不过就是一粒灰。”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力量。
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俄乌战争,我们现在都在经历以后会写入史书的大事件。但是,如果疫情没有影响到我们今天的行程,who care?
如果没有魔都的声音,我们根本不知道全国有近300个城市经历和魔都一样的日子。即使知道,在绝大多数人的日记里占比都是很小很小。
我们就是这么普通的人,我们周围的朋友、同事、网友就是我们生活的99%。那世界那头遥远的1%传到我们耳朵,进不了我们的心里。不需要为此感伤,因为我们爱身边的人。
每日金句: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