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ainbow. 2018年07月23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3825676/49a7d40c608d9207.jpg)
印象中,第一次看见「间隔年」这个词是在一本青少年英文阅读杂志上。文章是这样解释间隔年的:
间隔年(Gap 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间隔年期间,学生离开自己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融入社会。
在中国或是一些其他西方国家的学生,他们有毕业旅行,但要说到间隔年,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来说,都是一件需要很大決心的事情。它不仅仅是一颗说走就走的心,还要面对一定的心里压力。对于未来,一切都会变得未知和不确定。
人生沒有什么是值得不值得,每条道路上都有不同的风景。机会可能只有一次,错过了也许会后悔,不做可能会遗憾,只有听从于自己的內心,人生便沒憾亦无憾。
每个人都有他想要的生活,有人生活是为了财富,有人生活是为了内心的愉悅。
“想要赚钱很容易,在要政自己喜欢的事情赚钱才难。”
搂大卫,一位西班牙最有名的医学大学的毕业生。2010年,刚毕业的他就有美国的医院以年薪50万美元邀请他,他没有接受这样的邀请,而是选择了大多数人都不接受的方式——「间隔年」。他来了中国,学会了中文,还用中文写了一本书,「照着想像去生活」。
于搂大卫而言,快乐是不能推迟的,快乐是现在的事。
他在中国当过实习医生,西班牙注中国的文化大使,流浪歌手,旅华四年,学会了中文,用中文写下了他的这段经历。每个人都有他想要的生活,而你有为了想要的生活作出勇敢的选择,踏出第一步,并坚持自己的想法一直走下去吗?
很多人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原因是医生有稳定而且可观的收入,是很多人理想的职业。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一份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因为收入,而不是兴趣。这样的观念和想法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是对还是错,毕竟梦想再伟大,也得面对生活。可总有些人面对世俗的眼光,生活的压力,依然能追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这些都与世俗的眼光和生活的压力无关,只在于我们內心是否真的想要某样东西。
失败的人都喜欢埋怨,命运的不公;只有成功的人才知道,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公平与不公,当你真正想要某样东西时,你自然会破除万难,争取你想要的。
这就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不同的是他们的思想,而思想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无戒90天训练营更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