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社会热点心理
赵薇、马云等社会精英会迷信王林,从心理学看不是不可能

赵薇、马云等社会精英会迷信王林,从心理学看不是不可能

作者: 黑哲尔 | 来源:发表于2017-02-13 22:26 被阅读627次
    王林坐在其香港豪宅里

    “气功大师”王林死了!

    2017年2月10日下午17点许,这则来自抚州法院网的消息,再度让这位争议多年的“气功大师”占领了众多媒体版面的头条,这也会是其最后一次被刷上媒体头条了。

    1952年出生的王林,今年不过65岁。在这个中国男性的平均年龄已达74岁的年代,怎么说64岁也只是刚刚到退休几年的年纪而已。

    被特定圈子神化了那么多年的大师也不过是凡人罢了,其以“骗子”的身份跌落神坛,最终又以“被告人”的身份离开人世,这也算是对其前半生奢靡经历的讽刺吧!

    “气功大师”王林戏剧般的一生可以用以下100多个字来简单理解

    从小就混迹于杂技团的王林,自然而然便学会了“空盘变蛇”、“空中钓鱼”等杂技团魔术。1979年因诈骗罪被判7年徒刑,却借着80年代风靡全国的“气功潮”,利用其杂技魔术而在监狱里混出个好名堂。出狱后,靠着原监狱长丁鑫发,而后是靠着宋晨光的政府背景结识了众多权贵名流,这两位可都是省级高官。最后便是我们熟知的,因师徒翻脸,被邹勇揭发于众,才跌落神坛。

    这般与影视剧情相似的人生经历,确确实实是发生在过去中国土地上的真人真事呐!看似简单的100来个字,其背后可是包含着许多有趣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便是生活的多样性与相似性。所以,我们不妨来试着猜想这背后都有哪些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吧!

    王林生前自费出版印刷的画册《中国人》

    一、从众 —— 顺从、服从、接纳

    “从众”这词,我们在生活上总是会经常提起,有时候或多或少会被拿来抨击某些社会行为。但从众不仅仅是指与其他人一样地行动,还指个人受他人行动的影响。因此,从众(conformity)是指由于群体的压力而改变个体自己的行为或信念。

    想必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当一场演讲或表演结束时,前排的人们起立鼓掌。接着,紧邻人们后面的赞同者也起立鼓掌。现在,起立鼓掌的浪潮影响了后面较冷静的观众,他们也从舒适的座位上站了起来,给予礼节性的鼓掌。即使,有人认为这位演讲者根本就不代表他的观点。

    这就是从众行为的简单情境例证。在群体压力下,想成为少数与众不同者,真的很不容易,除非你极度厌恶演讲内容,不然你很可能会随着人群起立,至少短暂地应和一下。

    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Nail 的说法,从众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顺从(compliance),这种有外部力量施压为违心的从众行为;服从(obedience),这种因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顺从行为;接纳(acceptance),因为相信群体,这种发自内心真诚的从众行为。

    那么,“王林现象”的崛起细节剥开迷雾来看,就很显然易懂了。

    在80年代“气功潮”的社会大背景之下,监狱里的某些人开始接纳了王林的说法——把自己包装成一位气功大师,这些人中极有可能就包括监狱长丁鑫发。由于这部分人的接纳开始在监狱里形成一股群体压力,于是乎其余人也开始顺从服从这部分人的态度。

    有时候,接纳会紧跟着顺从而出现,我们可能发自内心地接受一开始质疑的事情。所以,这么一来二去,便出现很多人都开始接纳王林的自我包装了。

    在之后依靠丁鑫发的政府背景结识众多权贵名流的过程中,也一定存在着这些从众行为。尽管很多人相信这些人接近王林只是为了利益交易,但是这么多人来往总有一部分人会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于是这就不难解释王林这张关系网能越织越大的缘故了。

    马云、赵薇与王林的合照

    二、信念固着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Ross 和 Anderson,进行过多次这样的实验——他们先给被试者灌输一条错误的信息,然后试图让这些被试者来否定它。

    他们的实验结果最终表明,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

    每一个实验都是先给被试者灌输一种信念:直接宣传某个结论是正确的,或者向他们出示一些轶事式的证据。然后,要求被试者解释为什么该结论是正确的。最后,研究者会告诉被试者真相,彻底否定最初的结论:实验开始的信息是为实验目的而人为捏造的,而且在实验中给一半的被试者提供相反的解释。然而,只有25%的人接受了新结论,大部分人仍然坚持对他们已经接受的结论的解释。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信念固着(belief perseverance),它证明了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它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活下来。

    因为这种信念固着的存在,我们有时成了自己思维图式的囚徒,有时努力尝试之后还是不能消除思维上的偏见,这可能就是“局中者迷”的产生原因之一吧。

    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一群身居上层阶级的权贵名流会如此迷恋王林的“气功”了。他们在接触到王林的初期由于群体压力、过度自信等众多原因,已经从内心形成一种对王林信任的固有信念。尽管在后续过程中,有人摆脱了这种信念,但是剩下的那些由于信念固着依然在自我验证这种错误信念。

    所以,赵薇、马云、李连杰等人会跟王林聚会并合照,可能也是陷于这种信念固着吧!

    当然,信念固着现象也并没有那么邪乎,只要尝试解释相反观点为什么也可能是正确的便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信念固着了,这也就是后续有人不再相信王林的缘故吧。

    王林与李连杰等明星的合照

    三、后见之明偏差

    想必在王林被揭发之初,很多网友都非常诧异为什么这么拙劣的骗子,会有这样多权贵名流,包括赵薇、马云等人竟然会相信呢?我这般屌丝都能看出王林是个骗子啦!

    遂不知我们都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通俗讲就是“马后炮”、“事后清”。

    这在社会心理学上可有专门的研究理论,我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总能体验到那种后见之明,须臾间,我们因突然洞察了使事物得以发生的种种力量而不觉得惊诧。这种错误性预见就被称为后见之明偏差(hindsight bias,也被称为我早就知道了现象)

    因此,在美国大选或股市震荡发生以后,大多数评论员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地说:“该是整顿市场的时候了。”前几年,每次春晚魔术被网友揭密之后,很多人都会大呼:切~这么简单的,我早就看出来啦!于是,刘谦表示分分钟躺枪,这可是他策划了一整年的节目。

    因为存在这种偏差,这也就是我们在教科书上学到的实验结论,它们看上去那么容易,一旦进行多项选择测验时,会分分钟备受打击的缘故。

    所以,王林是个“伪气功大师”,你真的早就看出来了吗?

    王林个人照

    最后着重说明一下,本文从从众、信念固着、后见之明偏差这3个社会现象入手,诉说王林的“气功”人生故事,并没有抱着某种赞同或反对的态度。只是我个人基于对社会心理学的热爱,尝试借此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故事来展现自己的一点点见解而已。

    若你在行文过程中发现有错漏或不合逻辑的地方,请你一定要在留言中直接指出。或你有其他不同的见解,也请指出共同讨论。因为,这才是学习成长的必然路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赵薇、马云等社会精英会迷信王林,从心理学看不是不可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bt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