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终身价值:
就是一个客户,一辈子一共在你这里买多少东西。
有统计显示,发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可以发展3~10个老客户。也就是说,同样100万销售额,都来自老客户,比都来自新客户,成本要低得多,利润要高得多,业绩也会稳定得多。
所以,客户终身价值越高越好。
怎么提高“客户终身价值”?
要“激励重复购买”。
具体做法就是:激励时间长度、激励产品浓度和激励感情深度。
激励时间长度,比如电信运营商的充话费送话费活动,“充200送200,分周返还”。大额赠送,长期返还,绑定用户。
激励产品浓度,比如给予长期定期消费的客户特殊优惠折扣或者特别优待服务(贵宾室、头等舱等)。
激励感情深度,比如,客户点了很多川菜,就送他一听王老吉。在备注栏写:吃那么多辣,怕你上火,送你一听王老吉。用心关怀客户。
032|客户生命周期:想与顾客形成黏性?努力促成前3~5次购买
客户生命周期:
有研究表明,第5次购买时,顾客黏性才能养成;而对黏性影响最大的,是前3次购买。所以:一定要让顾客买3~5次。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在客户首次购买后的四个阶段,活跃期,沉默期,睡眠期,流失期,使用不同的“唤醒策略”,最终促成至少3~5次的重复购买,养成客户黏性,这就是“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在每个阶段,使用不同的策略:
1)活跃期(30~45天)。这个阶段,要保证接触频次,但不以促销和折扣为主。
2) 沉默期(45~90天):这个阶段,要保证接触频次,开始进行少量的营销刺激。
3) 睡眠期(91~180天):这个阶段顾客流失的风险就很大了,要控制有限接触,通过大折扣活动挽回。
4) 流失期(180天以上):这个阶段的客户基本就流失了,应该减少接触,只在大促时备用。
033|会员制:为什么我总是坐这家的飞机,住那家的酒店?
会员制的本质,是一种类似于团购的契约关系:我承诺在你这里更多地消费,你也承诺给我更多的利益。
会员制,就是商家与顾客之间的“价量之约”。在这个“价量之约”中,商家获得复购率,顾客获得优惠价。
会员制的设计有两种:商家占优的进入门槛契约,和顾客占优的逃离成本契约。
进入门槛契约:
美国著名的“会员制”连锁超市Costco(好士多),就是典型的“进入门槛契约”,顾客缴纳120美元会员费,作为“履约押金”。在这个叫做“会员制”的契约里,顾客承诺,我来Costco买更多的东西;Costco承诺,我给你更便宜的价格。
逃离成本契约:
还有一种顾客的选择权更大的方法,就是不用你交“会员费”,你来就好,所有购买都有积分,所有积分可换奖品,比如现金券、机票、酒店等等。随着消费越来越多,大量累积的积分,都会变成顾客的“逃离成本”。很多酒店会员积分、航空公司里程等都是这种“增加顾客逃离成本”的方法。
034|社群效应:另一种增强用户黏性的“强力胶”
人们离不开一个品牌,一个群体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个品牌的拥有者,或者这个社群的领袖吗。还有一种可能,有时候人们留下来,是因为这个品牌的“追随者”们,或者这个社群的成员们,离不开彼此。
产品和品牌当然是用户黏性的核心,另一种同样有效的,把用户黏在一起“强力胶”:社群效应。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去上MBA课程,并不是因为课程很好,更多原因是可以在里面认识更高层次的同学朋友。多认识一些有价值、互相补充的新同学,很有助于他未来的商业成功。
很多“投资俱乐部”、“车友俱乐部”、“户外运动爱好者”等社群粘性很高,都是这个道理。
这一周我们一直在学习渠道漏斗公式“渠道 = 流量 x 转化率 x 客单价 x 复购率“中的复购率。复购率,来自于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和购买习惯。
四种提高“复购率”的格斗术:
1)通过激励重复购买,增加客户终身价值,
2)通过唤醒策略,延长客户生命周期;
3)通过会员制,和用户签署“价量之约”;
4)通过社群效应,增加用户之间的黏性。精心设计的社群效应,是增强用户黏性的“强力胶”,能让他们因为离不开彼此,而离不开你。
来源:
刘润 · 5分钟商学院 · 实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