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说,你太皮了,衣服一会儿就脏了,以后只能穿姐姐的旧衣服。
爸爸说,你馋死了,怎么吃都馋滴滴的,以后苹果规定一天只能吃一个。
姐姐说,你不听我的话,我就让你倒霉。倒什么霉啊?哼!你想要什么都没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2992/fbe44a568f47c431.jpg)
在我还是那么小的时候,你们大我小,我必须得听话乖巧,讨好你们才能得到我想要的。所以面对每一个人,都要做他们喜欢的的那个我,否则,我所有的诗与远方只能干望。
父母下放在农村,虽然不种地,不像农村孩子那样放学回家要割草喂猪,可是在7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经济上还是比较紧张的。
我要讨好爸爸,因为爸爸在这个家是有威信的。可是我学习比不过姐姐,嘴巴说不过姐姐,怎么办呢?做家务吧。我会帮奶奶淘米,把很珍贵的糖省给奶奶吃;我放学了就会帮家里挑水,两个水缸里的水,基本上每天都是我一个人的任务;这样坚持下来,我得到了一个孝顺、懂事的称号。我被看见了,被爸爸和周围的邻居认可了。
我要讨好妈妈,可是无论怎么做,妈妈都偏心姐姐。首先姐姐脾气大,性格强势,即使在小学的时候,她就会用一些激烈的手段来吓住妈妈,所以妈妈对姐姐包容得比较多。为了想让妈妈多关心我,不由得就会生病,生病的时候,妈妈就会很着急,发高烧的时候,妈妈对我的态度就会好很多,只有那个时候,我才感觉到被妈妈看见了。
我要讨好姐姐,她在家里挺有话语权的。与她在一起,我只能听她的,最好不要有思想有感受,就像机器人一样,按钮一按就去操作。一旦有误,不是挨骂就是被揍,谁让我身子骨单薄呢?没有办法啊,选择做一个阳奉阴违的人,处处小心讨好,这样还能获得一些好吃的好玩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2992/1d3903f2b6b4d458.jpg)
我们都要长大,在不能做自己的这条路上,我到底付出多少才能配得到我该拥有的?
初中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天崩地裂的争吵。刚开始特别心疼母亲,妈妈沉浸在受害者的角色里,一不小心就大闹天宫,莫名其妙的就开始哭闹摔东西,虽然每次都是她无理取闹,但是我会陪她说话,听她倒苦水,陪着她哭,理解她共情她。
可是这样的陪伴并没有让她看见我,小心谨慎的察言观色,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善,反而更加恐惧,更加绝望。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心里开始恨妈妈,恨妈妈只顾自己看不到我,恨她伤害身边最亲近的人。
当我看见别人家的妈妈为孩子做饭,当我看见别人家的妈妈心疼孩子,当我看见别人家的妈妈陪孩子玩,我什么时候可以拥有这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2992/b98ee3668e7b22eb.jpg)
有了孩子之后,朋友介绍了一份工作,老板跟朋友说了一下,两个品牌的店长,说待遇不会低的,因老板在外地也没有具体见面谈,就这样搁置了一段时间。后来我应聘上手表柜的店长,底薪待遇都不错,正准备与朋友谈之前的就不去了,朋友回馈,这个老板已经把品牌货柜的接收人都写了我的名字,已经安排工作给我了,我当时都很蒙。
在百般纠结中放弃了手表柜店长,承担了责任。工资待遇也没有谈,就这样一头扎进去做事了。从货柜进场到货品上架,8天8夜几乎没有睡过整夜觉,亲力亲为的为责任付出着,等到拿工作的时候,才来谈薪资待遇,当时只能用失望来形容感受。所以干到第三个月的时间,母亲生病住院了,我连缘由都没有与老板说,也不想请假,就直接辞职了。
不能去争取自己内心想要的工作,为了什么所谓的责任,到最后还是对工作不满意,心里特别埋怨自己。
回过头来想想,什么是责任,明明是想做个好人,怕被别人评价,不能为自己选择承担责任,只能顺势而为。
这么高的工资不是白拿的,我能力够吗?心里还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手表柜的店长待遇很好,这么好的工作我能干好吗?不配得的感受油然而生。
两个岗位都是店长,除了产品不同,工作性质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会有那么深的不配得感受呢?
到了这边工资低了,因为我付出的放弃的多了,内心又失望了。
矛盾冲突中,自责自己,埋怨自己,还是做得不好,老板不满意,觉得我不匹配高工资,还要继续努力,才能配得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2992/3aba10e6459891f3.jpg)
童年的经历,感受到“资格感”缺失,如何去找回自信,重塑“资格感”呢?
其实当我与外界的关系矛盾冲突的时候,是该回来看看自己的内心, 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了。
无论我用什么方式去开解自己,那只是头脑里面的知道,潜意识里面,身体的记忆中,用无意识的模式来处理问题而不觉知。
面对人格模式中追求的配得到是个替代品,都是用来盖住伤痛的盖子,都是用来对抗内在的恐惧和绝望的。
所以真正的内在的工作不是更努力而是从人格模式切换到临在状态,让内在放松下来,如实如是去看见自己(觉察而不是评判),特别是看见和接纳自己所不愿面对和接纳的部分(这是驱动人格模式想变得更好的真正原因),奇妙的是这时转化就会自动发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2992/0287909812f7a352.jpg)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借走~~
喜欢心理学、身心灵探索的妈妈
会九型人格的正面管教讲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