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里提到的三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分别代表了我们对世界、对自己、对他人/物的意识形态。
每当有朋友谈涉及三观问题时,我常是用半调侃的语气说道:“我没三观。”绕开严肃的话题,聊得也会轻松一些。
成年人的世界里,自身的观点越多,与别人的共同点就越少。在寻找同类的社交场合里,没有必须要表达观点的话题随身附和就够了。三观装进兜,心是百花齐放,身是千篇一律。
不过我也遇到一些追求独立个性的例子。有的是在书上,有的是在身边。
比较好玩的是,大多数人在讲述他们故事时,为了追求幽默感会省略掉一些东西。“从前有个哲学家。”老师们总是这样开头,“后来他疯了。”同学们大笑起来。可能他们大多数人对这个哲学家的印象,也仅限于此了。
学是为了追求真理,疯是因为离经叛道,魔是因为无法自拔。这样的人,朋友也没有几个,因为他说的东西,身边的人不懂。身边人谈论的东西,他不屑。
他追求的东西不在现世,而是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之中,就算他已不在人世,也会熠熠生辉。
不过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还是想要生活过得舒适一点。
不跟人唠嗑对我这个话痨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折磨。而且,也并非所有人的观点,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现代社会的教学赋予了人们吸收整理知识与经验的能力。所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处理起表达方式来也是精彩纷呈。
网络社会更是如此,观点不合,只需要叉掉这个网页,或者点个差评。它给了人们表达自身观点的更多可能性。
但这其实只是理想状态。更多的则是kol领跑,流量迎合,异议者者随时都可能变成孤儿。键盘不够耐敲的异议者,是保护不了自己双亲的。所以更多人是把自己三观抛一边,网线一拔,吃饭要紧。
不过这是否是好事呢?很显然,我这个是个废话问题。
但凡是对百家争鸣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社会怎么发展,要有内动嘛,什么是内动力呢?就是矛盾之间相互作用啊,你一个作用力难不成还能原地升天不成?
不同意见的相互碰撞,相互贯通,相互理解,才能完善一个观点。一种声音最有可能造成的就是暴力。
这种并非是我揍你一下就是暴力了,而是对你思想的霸凌。在没有经过自己思维的跟风行动,不管在当时是否取得了一定成效,多年以后再以旁观者的角度回忆起,是否会感到一丝丝恶寒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社交需要,关系圈子,不得不去迎合某些观点。一则是为了站稳脚跟,二则是为了不让自己被孤立。
不是所有人都是尼采、叔本华、萨特、波伏娃、波德莱尔。不是所有人的离经叛道都能名垂青史。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坚持自己的真理阖棺乃至。有所保留的提出意见是我们保存一丝体力继续坚持的动力。
但在社交媒体上面,有的退让可能就是一个势力的张扬。我们支持正义的行为,正义是我们维持社会秩序,也是我们找到归属的密码。朴素的正义感更是所有法律都需要遵循的精神动力。
但是,朴素的正义感并非可以做到面面俱到,它最后极有可能沦为目的性极强的工具。
暂时放下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另一种声音的存在,不要着急反驳,让他的观点发酵一会。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声音存在。就算这个声音只是兔子的低嚎,但它至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稍微有趣了那么一点,不是吗?
所以当有人论及三观问题时,我常会说我没有三观。因为比起讲述我那一堆有的没的杂谈,我更想知道,你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