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大学生活每天写1000字
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

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

作者: 涛tao不绝 | 来源:发表于2016-11-24 23:51 被阅读339次

    1、

    上学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发现这样两类的同学,A同学上课比较刻苦,课余更加刻苦,遇到问题喜欢自己一个人钻研,不懂得问老师、同学,成绩并不是特别的突出;而B同学呢,只有上课的时候专注,平时作业抄抄、看小说、玩游戏、喜欢和同学交流,还兴趣广泛,成绩却依然很好。

    你会发现在学习这件事上他们两个有各自的路数,一个行为专注,一个行为发散。你更喜欢哪一种?

    2、

    有时候越是专注的想要解决一件事情,费劲很大力气,千辛万苦,很大程度上下是得不到想要答案; 或者是做了一连串的事情想要达到某种效果,结果确实差强人意。

    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你脑子的突然闪现出某个想法,而这个想法正好能够解决你当前的困惑,结果你豁然开朗,终于想通了。

    曾经,我们花费很多精力去寻求答案,未果;  然而却是灵光一现解决了。

    3、

    在很多脑力的体育竞技中,那种水平相对低一点,心态好的选手有的时候更能在这样比赛中胜出,这是为什么呢?在局外人看来好像这些选手在利用心理战术来扰乱对手的作战策略。

    我想原因是这些选手更多是心理状态很放松,没有负担,大脑各个部分的神经细胞比较活跃,而水平高的选手紧张,心里负担重,神经细胞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活跃,输是自然的事情。

    4、

    以上3个例子,都可以从认知科学的“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去解释。日常的状态下,我们的大脑会在这两种模式下去做不同的切换。科学家,把这两种思维比作弹力小球的两种状态,专注思维像是按照固定的轨迹弹射,发散思维更像是一个漫无目的的弹射。

    最后的结果是,固定轨迹弹射接触不到其他未知区域,而没有方向的弹射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区域。

    5、

    在我们生活中,当你接触一个新的概念时,你需要专注思维去消化;而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思维就出现了,松弛的大脑状态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灵感。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就是卡在几个关键点上,其实在那几个关键点上专注思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更多的发散思维去链接到更多的点。发散模式不仅会让你以新角度看待学习内容,也会帮你把新观点整合到已知关键信息上,这些已知的关键信息恰恰就是解决困惑的提示信息或者答案。

    6、

    B同学为什么在玩的同时学习也同样好?为什么我们会在某个时间灵光一现?为什么很多时候越是紧张越是容易输?这些都很发散思维有关,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精神上的负担,发散模式就会趁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的搜寻解决方案。

    有的时候不要太勤奋,好让发散思维帮我们处理一些重要问题吧。


    [参考图书信息]

    书名:学习之道    作者:芭芭拉、奥克利    译者:教育无边界字幕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END


    喜欢就点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hi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