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作者: 桑榆仁 | 来源:发表于2018-02-10 20:44 被阅读6317次

今天早上起来,脑子里一直萦绕着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是小说《三体》里的一句话。

这句话在小说里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在第三部《死神永生》里,歌者文明发现了太阳系的地球文明。根据黑暗森林法则,一个文明的位置一旦暴露,它的最终命运只能是被毁灭。

在现代政治学奠基之作《利维坦》里,作者霍布斯曾提出过“自然状态假说”,说的是人类为了获取生存资源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而且,这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这就好比在一个森林里,人与人之间相互猎杀,一旦有人暴露位置,他就会被明枪或者暗箭消灭。

在《三体》里,刘慈欣提出了它的“宇宙版自然状态假说”——黑暗森林法则,这是他创造的宇宙社会学的核心理论。

它基于两条简单的假设: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因此,文明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当一个文明发现另一个文明的存在时,它最终的、唯一的选择就是将对方消灭。

于是,深谙宇宙社会学的歌者向太阳系投出了一个发射体。人类发现了它,并派出启示号飞船前去研究,面对这个看起来像“小纸条”一般的东西,人类实在看不出它的玄机。

当人们放松警惕,觉得可能是虚惊一场的时候,有人提醒到,

别傲慢,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想想水滴吧!

水滴是什么?

这得说到近200年前的一场战争,发生在地球人和三体人之间的一场末日之战。

这场战争之所以会发生,源于一个偶然事件。

1971年秋天的某个下午,叶文洁在红岸秘密基地向太阳发射信号,八年后,她收到了回复,内容是:“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这个信息来自三体世界的一个信号员,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深知,一旦这个遥远星球的文明回复信息,它的位置就会暴露,迎接它的只能是毁灭。

此时,经历文革的叶文洁对人类已不抱任何希望,于是,她再次联系了三体世界,人类的历史由此改变。

三体人发现地球之后,便派出强大的舰队向地球进发。人类在得知有外星人入侵后,在地球上演绎了一出现实版人间悲喜剧。三体人未到,人类自己先乱了,“大低谷”让世界人口从83亿降到35亿;然后又经历第二次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人类世界又经历了科技和文明的大发展。

期间,三体舰队一直在向地球进发。航行了200多年,距离地球还有一半行程时,他们向地球发射了一个小型飞行器——水滴。人类派出科学家前去研究,面对这个完美无瑕的“水滴”,科学家得出结论,这个“水滴”人畜无害,很可能是三体人在得知人类科技的强大后,向人类的示好。于是,地球的三大太空战舰排列成行,按兵不动。

正当人类长舒一口气的时候,这个“水滴”突然向太空战舰发起进攻,它像一颗子弹穿过一排排太空战舰,顷刻之间,2000多艘战舰就像一串串鞭炮燃爆了。水滴封锁太阳,地球人与三体人的战争还未开始就已结束,人类陷入绝境。

但是,地球人罗辑拯救了人类。他是唯一掌握宇宙社会学密码的地球人,他威胁公布三体星系的坐标,三体人妥协了。罗辑成为掌握威慑按钮的执剑人,两个文明和平相处了60余年,直到罗辑的继承人程心接过威慑按钮的那一刻。

三体人深知,这个要“让世界充满爱”的新执剑人断然没有让地球和三体世界同归于尽的勇气和魄力,于是顷刻之间,地球上的三处战略威慑设施——引力波发射装置被一一摧毁。

“圣母”程心将地球文明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像当年欧洲侵略者对待美洲大陆的土著人一样,三体人把澳大利亚作为人类的保留地,将所有地球人驱赶到那里,并让人类相互残杀。

但很快,事情发生转折,在外太空执行任务的万有引力号战舰躲过了三体“水滴"的追杀,并向黑暗森林——宇宙,广播了三体星系的坐标。黑暗森林打击随之而来,三体世界被摧毁。然而,这也意味着,地球的坐标也一并暴露,被毁灭是迟早的事。三体人放弃地球,向地球进发的舰队转向,流浪宇宙。

而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试图避免可能随时到来的黑暗森林打击。125年后,他们遭遇了上文所述的这个“小纸条”。

启示号的侦察队想到水滴是对的,提醒也是对的,然而,历史惊人的相似,却不会简单地重复。人类想尽了无数种被毁灭的可能,就是没想到这一种。

这个小纸条名叫二向箔,它是歌者世界进行黑暗森林打击的一种武器。它的打击很简单,就是让三维宇宙空间及其存在的所有物质向二维宇宙坍缩,换句话说,三维变成二维,立体变成没有高度概念的绝对平面。

太阳系遭遇了降维打击,它将变成一个二维平面,太阳系内的所有物质都无法逃脱!这个过程就像山顶的河流坠入瀑布,除非河流上的物质能逆流而上,否则它必然会跌落而下变成二维的平面湖泊。而这个逆流的速度得达到多少?大于光速。

人类费劲周折的所有努力,在降维打击面前都显得如此愚蠢和多余。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作者在地球文明毁灭之际再次说出这句话,这是全书第二次出现。

我读过的书中,很少有让我感觉读后意犹未尽,然后再读一遍,并想一读再读的,《三体》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想再读?一方面,它科幻到无边,却又真实到极致,它的宏大叙事中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索,深深地吸引了我;另一方面,我觉得我没有完全读懂,就像这句——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傲慢是什么?我们通常的理解,傲慢就是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这个理解大体不差,我特意查了下百度词条:

傲慢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

不知道你什么感觉,反正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有点怪。妈呀,自高自大、看不起人,竟然成了生存障碍,而我们通常认为的生存障碍——弱小和无知,反而都不是。

但无疑,这句话又是《三体》流传最广的一句。我有点怀疑争相传颂这句话的人,是不是真的读懂了它。也许,很多人就是觉得这句话听起来很酷,至少,面对傲慢无礼的人,我们可以拿来怼回去,或者安慰自己。

我一直不明白,傲慢怎么就成了生存障碍了。直到有一天,跑步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大脑的两个神经元发生了联系,我想明白了。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讲过一个著名的洞穴人的故事:

有一群人被锁在洞穴里,他们面向墙壁无法转身,身后有一堆篝火,如果有人从他们的身后经过,他们就能看到墙上的影子。洞穴人一辈子都住在这里,对他们来说,影子才是他们眼里的真实世界。现在,有个人摆脱了锁链的束缚,他会看到火,和在火前走过的人,但他多半会认为,走路的人是虚幻的,影子才是真实的。当他逃出洞穴,适应了外面的世界,他才可能意识到被囚禁的真相。

那么,他该回去告诉同伴真相吗?同伴们会相信他吗?

我觉得,如果这个逃出来的洞穴人回去,同伴们不仅不会相信他,还会视他为疯子。可悲的是,这不仅是洞穴人的生存状态,也是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的边界就是他认知所及的世界,而他认知的边界,又受限于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你可能觉得,这是以前,科学不发达,人民愚昧无知,现在科技先进,通讯发达,肯定不会这样了。真的吗?

1950年,芝加哥有个邪教组织宣称,5年后洪水会毁灭世界,只要信教,外星人就会来救他们。于是,教徒们变卖家产,辞去工作,为末日到来做好准备。在末日到来的前一天,教徒们聚集在一起,等待飞碟的到来。然而,既定的时间到了,什么也没发生。按常理说,这些信徒应该醒悟了。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教徒不但没有清醒,反而更加虔诚。当时,潜入这个组织的三位科学家记录了下了这荒诞的一切。信徒们宣称,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他们的虔诚感动了上帝!

你肯定觉得这些教徒真愚蠢至极,正常人绝不会这样,事实上,这些教徒的行为只是我们人性弱点的极端反映而已。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有类似的人性的弱点,或者叫认知偏差。

这个人性的弱点,可以通过两个概念来解释。

第一个,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我们像律师一样,先有观点,再找事实去支持自己的观点。我们的所做、所为,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事情,我们会自动忽视。

第二个,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当发现我们的行为和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不相符,或者出现的事实和我们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产生一个幻觉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或者找到一个理由来解释事实。

逻辑是这样的:

坚信某种东西——自动忽略相反的事实——出现明显的相反事实——找新的理由来解释,这就是我们大部分时候的认识和行为模式。

人的大脑有一个最明显的特性,它只相信它愿意相信的事。我们认为好的事情,就会主动接受,一些不好的事情就会选择遗忘。我们存在的人性的弱点,使得我们难以改变自己的既有观念,我们都是活在自己以为的那个世界中。

物理学家费曼说,

第一原则是你不能欺骗自己,因为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欺骗的人。

所以,你以为傲慢只是自高自大,目空一切,其实那只是一种极端的外在表现。

真正的傲慢,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对一切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事物持冷漠、排斥或拒绝的态度。简而言之,傲慢就是你只相信“你以为的”。

凯恩斯说,

介绍新观念倒不是很难,难的是清除那些旧观念。

有些事情的难度,我们深有体会,比如,说服一个和你意见向左的人;比如,撮合一对活在两个世界的人;比如,让人接受一个超出他认知的想法。

现在常常可以在网上看到某些观点,比如,某某企业家的慈善行为就是为了推广他的品牌,别看他做善事,实际上惦记的还是我们口袋里的钱。

当有些人试图去揣度他认知无法理解的人的时候,其结果常常就像一个笑话说的,农民以为皇帝的生活就是可以吃很多饭,而砍柴的人以为皇帝挑的是金扁担。这里面的原因源于他们生活经验的不同,农民的日常就是种地,产出粮食最重要,砍柴的人日常那就是砍柴,扁担对它们很重要,生活经验局限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当然,一个人除了生活经验,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高认知,比如读书、与他人交流、旅游,等等。所以,我们都没当过皇帝,但我们却去笑话农民和砍柴的,因为,我们都读过书,知道皇帝不愁吃,也不用干活。

但是,当你去笑话农民和砍柴人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你在某些领域就不是另外一个“农民”?

如今的世界是快速变化的世界,新技术、新想法、新模式,更新迭代、层出不穷;如今的世界也是一个部落化的世界,无论物理世界多么的接近,我们也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面对不懂的事物,要有敬畏之心,知道自己不知道,如此,对自己不懂的、或者新生的事物才能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

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的,超出认知的事情无法理解也很正常,但是,面对不懂的事情,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先研究再发表观点,否则,最好保持沉默。比如,现在火热的区块链,有很多人没有研究,也不去了解,连基础的概念都没搞清就人云亦云的认为它是泡沫、骗局、甚至垃圾。它也许就是泡沫,甚至是垃圾,但那必须是建立在你自己研究的基础之上。

科学家牛顿很有趣,他毕生钻研占星术。他有一个同事叫哈雷,就是发现哈雷彗星的那个哈雷,觉得不可思议,就说,你是科学家,这么有名的科学家,你相信占星术这样好吗!牛顿满不在乎,他跟哈雷说,你知道我们差别在哪里吗?哈雷说,我们的差别就是,你相信占星术,我不相信。牛顿说不是,我们之间的差别是我研究过占星术,而你没有研究,我的相信建立在我研究上面,你的不相信建立在你没有研究上,请问我们谁比较科学?闻此,哈雷再不吭声。

占星术科不科学,有没有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面对它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是两个既“弱小”又“无知”的国家,但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它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天朝,傲慢地认为,西方的东西都是雕虫小技,坚持自己的老一套不放;而日本在被打一巴掌后,立马谦虚地从科技到制度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它很快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我觉得这段历史,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说回到《三体》,面对完美无瑕的“水滴”,人类以为它是三体人的示好,却想不到它竟能瞬间毁灭人类数百年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太空战舰,若不是三体人要保留地球,它也可以瞬间毁灭地球;面对未来的黑暗森林打击,人类以为他们费尽心思或可躲过一劫,却想不到一个“小纸条”就可以将整个太阳系拍死。

傲慢是什么?傲慢就是只相信“你以为的”。通读《三体》,处处可以看到人类的傲慢。以为宇宙是温馨的大花园,事实上它是个恐怖的大森林;以为“爱”可以拯救一切,事实上地球最终被“爱”毁灭;以为人类是宇宙神圣的万物之灵,事实上“连野蛮人都算不上,只是一堆虫子”。

2010年,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探索频道上第一次表达了对人类探索外星文明的担忧。他说,

年纪越大,他越相信人类在宇宙中并不是孤独的存在,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接收到外太空来的信号,我们必须慎重考虑是否回复,和一个先进的外星文明相遇,很有可能像美洲土著遭遇哥伦布一般,结局并不美好。

小到一个个体,大到全体人类,都不能只相信“我以为的”,我们有必要常常提醒自己——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ixtftx.html